【文档说明】数学三年级下册《9 总复习》教学设计2-【人教版】.doc,共(3)页,3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3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教学难点:能正确、合理
地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学情分析: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数学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
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
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
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日常行为。教学过程一、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
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单换算。2平方
米=()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808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
计算。出示图形学生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四、课堂练习(一)填空、1、物体的()或()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2、边长是一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面积
是()3、一个长方形面积是72平方厘米,宽8厘米,长是(),周长是()。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如果它的每边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面积增加()。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信封的面积是240()单人床床面的面积是2()贝贝身高14(),体重
35()一块手绢的面积约是4()6、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二)判断题1、把4个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相等。()2、边长4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
长相等。()3、30000平方厘米=30平方米。()4、小明房间的面积约12平方米。()五、课后作业完成数学书第110页的思考题,第112页的第6和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