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x,共(4)页,16.99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0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第100~103页例1、例2以及练习二十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和计量工具。2.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感知1千克=1000克。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难点:估计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秤、
适量的生活用品、一枚2分硬币、花生米、口香糖、水果。学具: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黄豆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掂一掂:一手掂数学书,一手掂自己的书包。师:感受一下哪个重?有什么办法知道数学书有多重?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出示主题图:一瓶洗衣液,是用“千克”作单位的;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揭题: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二、自主探究(一)认识“克”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
g)作单位。(1)认识、感知1克。1克有多重呢?1个2分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同桌交流。(3)展示交流,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4)认识以“克”
作单位的秤——天平操作:用1个2分硬币的重量判断1粒花生米的重量。2、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有?(3根回形针,2颗胶囊)3、估一估下列哪些物品比1克轻?(做一做)(二)认识“千克”1.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1)理解“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
多重。(2)认识、感知1千克。1千克有多重呢?1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1千克。(3)克与千克的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A、认识常用秤的类别(盘秤、电子秤、弹簧秤)B、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掂一掂:感受1千
克有多重?小组内轮流掂一掂,把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动作最轻。三、能力提高出示课件:巩固练习拓展练习: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回家调查:500
克鸡蛋有几个?板书设计:克千克(g)(kg)1千克=1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