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读写》教学反思-【人教版】.docx,共(2)页,15.4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18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00以内数的读数、写数》教学反思读数、写数平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在第一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个位和十位,并会观察计数器读、写出20以内的数。在此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困难不是太大,但对“数位的意义”的理解会感到比较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
注重直观教学,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用小棒表示数,在计数器上表示数等。利用直观手段,突破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读写时,我引导学生经历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等过程,让学生体验、感知数位
的意义和数的读写。为了加深理解数位的意义,我引导学生比较“33”中两个“3”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了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在教学整十数的写法时,让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教学100的读写时,
我指导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表示数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会正确读写100。并知道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通过读数、写数,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字与数
位的有机结合。并从中了解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2数。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资源
和必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
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能力、发展数感。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发现、表述、应用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这节课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新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
,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渗透了学法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整节课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