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1-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共(11)页,10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体的营养》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人体的营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内容,本章共分三节,教材通过三节的介绍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
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全章来看食物的消化过程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的教学活动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有亲身体验,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1.编写特点(1)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引言到正文以及练习等都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尽量贴近学生生活。(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十分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得出结论,体验科学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3)学生生活情境图片化。增加了大量有关学生生活情境的图片,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引导他们思考。4.版式设计可读性强。文字表述通俗、准确、生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配有大量彩色图片,
版式设计美观活泼。2、编写体例本章内容包括章前言和三节内容。章前言通过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出本章内容。章前言及与之相配的文字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进而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
向社会”的理念。节内容又包括节前言及图片、正文、练习和拓展。节前言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学习。比如第三节的图片提醒学生要注意合理营养,关注食品安全,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正文部分,除了文字知识和插图之外,教材设计了资料分析、想一想、讨论、科学方法
、探究、小资料、演示实验、练习、观察与思考、设计、技能训练等板块,根据不同内容,结合教材特点安排不同板块,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展部分包括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拓展部分成为在课
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素材,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3、内容结构七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紧接着安排“
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有利于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人体的营养》是生物新课标中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里二
级主题,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4、立体式整合先看章与章之间的整合,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中的营养物质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氧气都要通过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输
送到细胞,才能被利用。再看节与节之间的整合。本章按照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以及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有利于健康的思路编排。本章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就将节与节
之间的内容统一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个大的框架内了。二、教材分析1.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腺的作用、胃肠的结构特点及其位置与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利
用本节的导入时采用大众熟悉的习大大和庆丰包子入手,通过分析套餐中的营养物质和转过过程引领课堂教学。在进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这部分已经大大简化,目的是减少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
,通过资料分析活动明确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课型与时间课程类型:复习课授课时间:第一课时3.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①分析法;②观察法;③归纳法。(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学法:学生可采用观察、讨论、生生互动、归纳法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方式学习。三、学情分析初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与自己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的知识让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是复习课,学生
在初二上学期已经学过,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例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复习过程中在一些基础知识环节相对比较轻松,用时不太多。在解决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要注意精简安排。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以及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具体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还是掌握得似是而非,不求甚解。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主要采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
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相关学案资料多媒体展示: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2.建构本章主要知识的概念图3.搜集
整理好相关知识的串联补充资料。学生准备:1、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图片,并列举出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所包含的营养物质。2、查相关资料,了解常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及暴饮暴食对消化器官的危害。3、对照消化系统结构图能够
大致指出各种消化器官的位置并能熟练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概念图的整理,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2.通过复习消化系统结构图让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3.通过对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的复习,能够以套餐中的某种事
物为例描述物质的消化过程。4、通过小肠内外结构图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5、通过对合理营养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能够针对实际的套餐搭配提出合理化的
建议,加深对合理营养以及平衡饮食的理解和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2、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3、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食物搭配描述其消化过程以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三)复习过程模块一: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__________:备用能源物质__________: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及更新提供原料;也是能源物质之一。__________:人体细胞主要成份之一,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__________:构成人体
组织的重要原料,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__________: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少,但很重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复习,提出要求,巡视指导。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
进行自主复习,根据要求做好标注,做好班级展示交流准备。【小练笔】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___________,因为它能直接为营养物质的成分及作用非供能物质供能物质人体提供能量。2、儿童易患佝偻病,是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更需要____。3、小明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
常出血,他体内可能缺少________。师:提出要求,明确好时间,巡视查看学生完成情况。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对于疑难题目做好标注,为交流展示做好准备。【温馨提示】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
的自主复习为主,结合课本上补充的内容进行相关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能够理解供能物质与非供能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大分子物质需要进行充分的消化才能够吸收。另外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前面初一学过的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进一步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共同协调配合完成人体内有机物的分解并且向外释放能量的过程。模块二: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口腔:内有舌和牙齿及唾液腺的开口,牙齿能__、__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有胃腺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吞咽食物以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唾液,含能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_________:分泌胃液,含盐酸和蛋白酶,初步消化_______________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
乳化作用_______:分泌胰液,含消化____、____和____的酶。_____:分泌肠液,含消化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酶师:以消化系统结构图为依据,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以及各部
分的功能,尤其是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和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小练笔】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分泌的胆汁不足时,将影响肥肉的消化。(2)只能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3)从图上
看,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它能分泌。(4)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它能分泌,并且有从外面进来的和(填消化液名称)。(5)你觉得在消化道中没有消化能力的结构是。(填代号)(二)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唾液()(1)淀粉麦芽糖()口腔()消化腺()(2)蛋白质()(
)()()(3)脂肪脂肪微粒()小肠()【归纳小结】物质名称最初消化场所最初参与消化液最初产物最终消化场所参与消化液最终产物淀粉脂肪蛋白质【应用提升】请以习大大的这份套餐中的一种食物为例,用自己的话描述食物在
体内的消化过程。(三)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1)小肠很长,约5-6米。(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3)小肠内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4)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
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模块三: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是指。是最好的依据。2、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小营养师】以“习大大的套餐”为例,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达标检
测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2、与流入小肠的血液相比,流出的血液最大的成分变化是()A.氧的含量多了B.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了C.营养物质多了D
.营养物质少了3、“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4、某校餐厅炊事班的师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A.素炒豆角B.牛奶C.红焖羊肉D.炒鸡蛋5、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黏膜表面
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淀粉、脂肪、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
蛋白质D.蛋白质、淀粉、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