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反思-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9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5.000 KB
  • 2022-11-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反思-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反思-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反思-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doc,共(3)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蕨类植物】课后反思义务教育教科书(鲁教版)_生物_六年级下_第一章_【蕨类植物】_第二节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在编排上,要求通过观察肾蕨和当地常见的蕨类植物的形

态结构特点,孢子囊群和孢子,并与苔藓植物进行比较,得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归纳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由此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结构的差异。本节课始终遵循着课程标准,首先介绍了当地常见的几种蕨类植物,然后比较与苔藓植物的不同,以寻找分类依据为目标,进行

三个小实验,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兼重点。交互式教学的方式使得课程更加生动,直接,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实验1观察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苔藓植物是没有根的,而蕨类植物有了根;实验2.解剖观察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内部结

构特点,通过此实验,学生发现了苔藓植物的茎内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叶内出现输导组织。回顾六年级上册学习的疏导组织的作用,理解蕨类植物长得相对高大的原因。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学生归纳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比较了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结构差异,总结蕨类植物的高等之处,其更适于陆生生活的原因。实

验3.观察孢子囊与孢子,通过观察活体蕨类植物,结合微课视频,得出蕨类植物主要靠孢子进行繁殖,孢子繁殖过程中无法摆脱对水分的依赖,所以蕨类植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地方。现存的蕨类植物受当前环境的限制,无法再次繁殖成大规模的森林。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这一教学目标是

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概述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完成的,渗透煤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因为煤中储存着远古蕨类植物光合作用转化的化学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参

与学习过程,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的,具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及时的课堂小结,适时将感性认识升华,由具体演绎一般,推出共性,将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习得生物学知识,与课本的知识不谋而合,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同时,养成学生的理性思维的习惯,形

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由于听课学生不是讲课教师自己执教的学生,所以对学情了解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小组交流与师生交流环节时间有点长,致使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有些地方还很肤浅,观点也不尽正确。就课堂教学而言也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提高的地方,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