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教案-2019统编版.docx,共(3)页,20.97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8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材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先秦诸子散文《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是我国古代文苑中一座异彩纷呈的花坛。它给后人的启迪无限丰富,使人叹为观止。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从中可以
看到孔子的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资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描写了师生畅谈“志”--理想的情景,气氛和谐,用生动的对话描写和传神的情态描写使人物的个性鲜明。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及孔子的基本常识2.流利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3.疏通全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4.积累重点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教学重点1.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疏通文章大意。教学难点根据语境来推断词义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论语》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曾学习过很多《论语》中的名言,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呢?(学生各抒己见)在《论语》中还有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他反映了孔子在
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论语》,去学习今天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吧!二、自读热身1.简介作者、作品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
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2.解题:学生看注释后说出四个人的姓、名、字,解释“侍坐”。3.师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当时的场景。(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三、自主学习1.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2.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2)忌不自信。(3)何厌之有?(4)何陋之有?(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5)唯利是图。四、合作探究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并归纳出重要文言现象。五、展示
点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回答着重解决疑难问题,寻找规律和方法,如: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六、课堂总结文言现象是一座桥梁,这
节课同学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掌握了重要文言词句的用法,从而穿越时空,与几千年前的古人相识、沟通,希望同学们课下能认真总结规律,利用已有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界。七、布置作业1.整理重点字词。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