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批读》指导课-2019人教部编版.docx,共(4)页,22.82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4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乡土中国》批读指导课教学课题《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导读课科目语文年级高一课时1课时教师一、课程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
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
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
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教材分析《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
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
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
高的参考价值。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2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
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批注示范,总结批读;学以致用,拓
展批读。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七、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教学活
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1.教师活动一: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教学目标展示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
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3【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教师活动: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
互相点评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学生活动
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分钟【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
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分钟【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4八、任务布置1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
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