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第三板块》教学设计-2019审定人教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984 K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第三板块》教学设计-2019审定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第三板块》教学设计-2019审定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第三板块》教学设计-2019审定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第三板块》教学设计-2019审定人教版.doc,共(6)页,36.98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4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家乡文化生活》活动方案板块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活动任务及目标】1.通过访谈、调查,进一步思考,思考家乡的文化发展前景2.拟写一份家乡文化发展建议书。【活动过程】一、撰写家乡文化发展建议书1.建议书的写法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

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建议书内容很广泛,像弘扬精神、实施措施、开展活动等都可以写建议书。建议书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书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

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不具有号召性。2.建议书的格式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体相同:(1)标题通常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

间,字体要大些。(2)称呼顶格,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响应,称呼就写哪些人。要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下一行可加“您好”,再加感叹号。(3)正文空两格,就是建议的内容,从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先写这个问题是什么,再写提

出建议的理由,最后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写。(4)可写一句“希望XX能采纳我/我们的全部建议。”(5)结尾写祝福语(6)署名空行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团体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7)日期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习作示例

】家乡文化发展建议书XX镇(乡)领导:您好!我们是XX中学XX班高一学生,近期在学校的组织下就家乡的文化生活开展了一些调查,了解到我们家乡文化生活的现状。为了进一步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能够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向您提如下建议:1.完善农村公共

文化设施设备。抓好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风家风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建议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征求群众的阅读需求,助推“全民阅读”。2.加大在乡村“种文化”的力度,组建农民文化社团

,开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家乡特色的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乡村旅游节、插秧比赛、山歌比赛等活动,真正让群众“唱主角”。3.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要兼顾“乡土”与“乡愁”。既要保护好

青山绿水、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等有形的“乡土”风貌,也要支持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以保留“乡愁”味道。4.打造本村的农民文化团体。通过开展活动、举行比赛,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

术家,充分发挥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村有1名志愿者、1个文化中心户、1支民间文艺团队。希望您能采纳我们的建议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建议人日期二、设计风景区建设主题方案请以小组为单位,以“家乡文化”为主题,为一处风景区设计主题方案,要求能够体现该风景区的特点。【参考示例】

营口望儿山风景区望儿山是辽南名山,是以母爱为主题而命名的天下独有之山,辽宁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营口市一级旅游景区、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望儿山风景区以“母爱”“子孝”为主线,从不同角度描述最质朴的母子情深之爱。1.以景观呈现母爱文化望儿山有慈母像、拜母亭、步

母石、哺乳轩、望儿塔、拜母祠、报母泉、母恩池、念母祠、仙人桥、望儿山庄、母子桥、母爱世界、风范园等十余处以母爱为主题的景观。并以“母爱”“子孝”这一主线,规划设计船型广场、金水桥、母子同心广场及广场组雕、母亲塑像、大爱无疆步道、母爱文化广场等几部

分,从不同角度描述最质朴的母子情深之爱,全面完整地表现出母爱与人性的光辉。庞大的雕塑群,神采各异,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人类母爱的博大。“母爱世界”更为壮观,它是望儿山景区体现母爱这一主旋律的标志。2.导入复合功能

一是弘扬母爱文化,为鲅鱼圈区打造中国母爱文化第一圣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二是发展旅游业,根据服务业的需要,高标准、高品质的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近年,望儿山修建的慈母馆是我国唯一的母亲纪念馆,国务委员陈慕华同志亲自为慈母馆题字。每年中外游客拜母者络绎不绝。贤达之士多

以文孝母,为母立传铭刻做永久纪念。3.母亲节大型活动导入望儿山母亲节,也称“熊岳望儿山母亲节”,创立于1995年,至今已举办18届,是辽宁省十大节庆之一。每年五月,正当果花盛开的时节,望儿山都要举办“母亲节”,以“

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纪念和歌颂至真至圣的母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敬母、爱母的美德。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文娱演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民俗拜母活动、评选好家庭、文艺活动、经贸洽谈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塑造了城市特色文化,也促进了经贸投资。辽宁省、营口市于1996年把望儿

山分别定为省、市级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参考】资料烈日粘蝉,孩提时代的“光荣岁月”蝉,安丘人俗称“接溜”,当它还在泥土里的时候,称它为“接溜鬼”。这俗气的名字,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接溜”顾名思义,当你靠近它的时候,它就撒一泡尿,接着就溜了。它的狡猾和“猥亵”的撒尿,以及它

们在夏季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成了乡村娃竞相追逐的对象。粘蝉,成为孩童时代最有意思的童趣之一。我和弟弟自然也加入了粘蝉的队伍,乐此不疲。粘蝉,可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古代有“佝偻者承蜩”一语(承蜩,即粘蝉),《庄子·达

生》中有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老汉粘蝉”,意思是人们只要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当然,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懂庄子,只知道粘到很多很多的蝉,在小伙伴心中

那是一件“功成名就”的事情。杏杭村,坐落于安丘青云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杏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梧桐树、柳树成为蝉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蝉也成为影响果树生长的“天敌”之一,但凡被蝉吸食、产卵过的树枝,不久就会枯萎,被风折断或者被农人剪断落入泥土中,它们的卵才得以生存。这也许就是蝉被称为“接溜”的

缘故,既严重损害果树健康成长,又不能顺利捕捉,农人们也无可奈何。每到炎炎夏季,我们都会吵着让父亲去买一根长长的、笔直的竹竿,这是粘蝉的主要工具之一。然后就是制作粘蝉的“面筋”了。这个技术活一般都是弟弟来完成,用粗白面粉制作面筋,这是母亲特别交代的,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为了防止我们用细白面

粉过于“奢侈浪费”。弟弟盛一碗粗白面粉,加上井水揉成团。随后,放在一盆水中,把面团放在掌心,轻轻地揉搓,一点一点地把面团中的淀粉淘洗出来,剩下能粘在一起的,就是面筋了。上小学的弟弟能把制作面筋的技术熟练驾驭,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说起来当时也是一件极为自豪的事情。刚制作好的面筋

,还不能立马对蝉施展它的“威力”,只有等到面筋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到一定程度,它的黏性才能发挥出来。用油纸袋沾点井水,把面筋放在里面,防止面筋的水分过度蒸发影响它的黏性。再找个专门装蝉的大矿泉水瓶,扛上竹竿,把毛巾沾上冰凉的井水,搭在肩上,带上一瓶凉白开,顶着烈日,哼着小曲出门了。可能会

有人要问,为啥要顶着烈日去粘蝉?因为中午的蝉叫得最响,光线最好,人们能够通过蝉鸣声,透过层叠的树叶准确定位到蝉在树枝上的位置,特别利于粘蝉。粘蝉一般是从自家庭院周围开始,小时候我比弟弟高一头,粘蝉的任务自然落在我身上,弟弟负责摘下被粘住的蝉,掐掉翅膀,放到大矿泉水瓶中。兄弟俩昂着头,穿

梭于各种树木的底下,仔细寻找蝉的踪迹。每当发现一只,紧紧握住竹竿,轻轻地靠近,随后迅速碰上蝉的翅膀,一只蝉就顺利收入囊中。就这样,但凡有树木的地方,都曾留下过我们的足迹,把整个村里绕行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会遇到同在粘蝉的小伙伴,你看看我粘的蝉,我看看你粘的蝉,比比谁粘的多,谁粘的少,好

不痛快。等面筋一点一点地用完,昂了半天的头也累了,带着“战利品”回家去。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数蝉,数一数总共粘了多少只,想一想什么地方的蝉多,下一次或许还会去。等到晚间父亲下班回家,看着儿子们粘的蝉,高兴得很,淘洗干净,用热水焯一下,放油锅一炸,撒上椒盐,就成了他

的下酒菜,快哉快哉。有时候兄弟俩粘的多了,母亲会留下父亲要吃的,剩下的就拿到做小炒的店铺里卖掉,卖到的钱会给我和弟弟自由支配,虽然钱不多,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们会买一些偶尔想吃的美食与家人分享,那乐滋滋的心情到现在记忆

犹新。时间回到现在,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孩童时代早已不再,每听到蝉鸣阵阵响起,就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了粘蝉的“光荣岁月”,回想起与家人相濡以沫的日子,回想起用卖蝉的钱给母亲买吃食的情景。父亲,应该很久没有吃到儿子们粘到的蝉了吧„„乡下娃子爱“尝新”悠长悠长的东南风像群顽皮的孩子,在一片片

青青的麦海上接连打几个滚儿,一穗穗的麦子渐渐饱满起来,澄黄起来了。随手捋下几穗,放在掌心轻轻揉搓,吹去一层麦糠,清亮亮、晶莹莹的麦粒儿便显露出来了,丢在嘴里细细咀嚼,那股清爽甜香的滋味总让人回味无穷„„我的家乡

在鲁南的郯城县,那是山东的南大门。每至夏初时节,家乡一带风行“尝新”的习俗,就是采摘少许即将成熟的青麦穗、青豌豆,抑或早熟的春玉米、刚收下的小豌豆,做成各种各样的吃食,尝尝新粮的醇香,品品丰收的喜悦。打小,我就爱吃香喷喷的烤青麦,母亲常把一穗穗

青青黄黄的麦子,放在灶间的余火上烧烤,燎去丛丛扎人的麦芒,只剩下光秃秃、胀鼓鼓的麦穗,一缕缕新麦的醇香从黑黢黢的灶房里飘出来,诱得我们兄妹口水直流。母亲把秃麦穗放在簸箕里反复搓几遍,再颠簸几下,一粒粒亮晶晶的青麦子直朝我们闪着小眼睛呢。我们你一把我一把吃起来,那滋味香醇醇、筋道道的,比时下孩

子常吃的一些时尚小零食,不知强多少倍!母亲心灵手巧,她“尝新”的花样儿多,能用青豌豆、青麦子做出许多种吃食。比如摘了青青的豌豆荚,她会加上少许盐巴,清水稍煮,豌豆荚的那股鲜爽、清香让我们品之不尽。她还会把青麦粒、青豌豆掺了

大米蒸干饭,陈年的大米吸纳了新粮的鲜香,味儿糯香糯香的,耐口着呢!热腾腾的盛上一碗,光看那清凌凌、白亮亮的色泽,就不由得胃口大开,食欲大振。母亲还爱做新粮粥,青麦粒、青豌豆和刚收下的小豌豆,兑了清甜的井水,用一盘青石小拐磨磨出汁儿,入锅

慢悠悠地煮透,青莹莹、粘稠稠的新粮粥撒上少许盐豆儿,吃起来蛮享受,十分滋润、舒帖。想起电影《柳堡的故事》了,那个留着忽悠悠大辫子的二妹子一直在记忆里泊着,“九九那个艳阳天呀咦唉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吹得风车儿转啊,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曲调儿婉转悠扬,不由就忆起了家乡的蚕豆。麦子黄梢的时候,青枝绿叶间的蚕豆荚变戏法儿般成了浅褐色。母亲收下几墩早熟的蚕豆,摘下胀鼓鼓的豆荚儿,剥出一颗颗圆润的蚕豆儿,用菜刀一颗颗划上十字花,然后趁着鲜儿撒入盐巴渍上一渍,油锅里煎炸,

顿时满屋子飘散着一缕缕豆香。未及入盘,捏上两颗急急丢进嘴里,嘎嘣一咬,那香那脆的舒惬劲儿,甭提多美了!我喜欢在郊外一波波涌起的麦浪里徜徉,喜欢品那即将成熟的新粮的醇香。随手揪上一穗,剥一粒饱满的麦子入口,细嚼慢咽,麦香沁人心脾。那滋味像什么呢?像暄和的绵软的阳光的味道,像那一道

河湾里黑油油的泥土的芬芳,像年轻的母亲身上那特有的清甜的奶香!还有什么呢?还有广袤的原野上野花野草的气息,村庄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的气息,哼唱甜美乡谣的邻家俏妹子,那一如艾草一样迷人的气息„„恍恍惚惚的,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绿水环绕、榴花似火的小村庄,一脚踏进那方爬满淡

蓝色乡情的青石小院,端起一只硕大的兰花海碗,津津有味地品着母亲盛起的新麦粥„„而今,小城里也时兴“尝新”的习俗了,农贸市场上、大型超市里赫然见到一把把青麦穗、一篮篮豌豆荚,还有一穗穗早熟的青玉米,好亮眼好诱人哦,禁不住唾液潜溢起来。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回家看看亲爱的爹娘,看看饱满的麦穗了,白

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娘是否还在村口倚靠着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呼唤漂泊在外的儿女回家,品尝世间最美的新麦粥?不由得,泪已湿了青衫„„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