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骏马雄鹰——蒙古族舞蹈》教学设计1-湘艺版

DOC
  • 阅读 8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81.339 K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骏马雄鹰——蒙古族舞蹈》教学设计1-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骏马雄鹰——蒙古族舞蹈》教学设计1-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骏马雄鹰——蒙古族舞蹈》教学设计1-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骏马雄鹰——蒙古族舞蹈》教学设计1-湘艺版.docx,共(6)页,481.3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5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音乐与舞蹈——蒙古族舞蹈一、教学设计与策略:(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主导,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舞蹈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

力、学生为主体,在课堂舞蹈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舞蹈互动与创编。(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旨在通过激发兴趣——体验探讨——创作引导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探索

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良好合作意识,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培养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通过教学

,通过肢体语言的实践,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以提高对舞蹈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手型、手位和脚位,使学生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

、形式、动作特点,掌握蒙古族舞蹈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特点和要领。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练运用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进行再创造,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增进学生热爱蒙

古族文化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舞蹈中用自身的肢体来感受节拍、和谐舞动,获得美的感受,更好地表现出蒙古族手位脚位动作的韵律特点。(四)教学内容:新授蒙古族基本的手位、脚位组合(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组合。2.在学会手位脚位组合舞蹈的基础上加入提沉、手眼的配合难点:通过学会的基本手位脚位进行再创造,开发想象力。(六)教学过程:舞姿训练、导入新课--感受体验、引导探索-

-体验感知、认定目标--练习巩固、激励创造--课堂小结——教学反思。(七)教学媒介:多媒体大屏幕。二、教学过程:(一)舞姿训练,导入新课:1、播放蒙古族音乐师:请同学们进行课前的舞姿训练。生:把上、把下舞姿训练,教师指导。2.简介蒙古族舞蹈的分布以及“马背上的民族

”:师:a:出示大屏幕:蒙古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聚居或散居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称。其意为“永恒之火”

。b: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他们劳动生产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就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蒙古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因此,人们把蒙古族

称为“马背上的民族”。C:蒙古族的舞蹈形式有:(学生观看,老师提问总结)筷子舞——特点:风格粗犷强健、节奏性强、给人以热情奔放和勇敢雄壮的美。盅碗舞——特点: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由女子舞蹈。给人优美、精致、典雅的美感古狩猎舞——特点:—

代沿袭下来的一种猎人们跳的自娱性男子舞蹈。表现狩猎活动和收获后的喜悦情绪,风格活泼、畅快、洒脱。安代舞——特点:群众性的即兴歌舞,动作简单奔放、气氛热烈欢腾。查玛舞——特点:演员身着蟒袍或绸缎服装,头戴各种假面具。这些面具演出时

不太灵便,但是很形象,很能吸引观众。(二)感受体验,引导探索:1、学习蒙古族的基本手位蒙古族手位:七个要求:要求提跨、立腰、身体拧转,上身微微后靠,注意敞胸。手臂的感觉要圆,视野开阔。a:教师教单一动作,学

生跟随老师学习b:数节拍连贯练习(教师指导)c:跟随音乐完整练习2、学习蒙古族脚位:五个蒙古族脚位:五个一位脚——两脚自然位二位脚——两脚呈小八字三位脚——两脚呈大八字四位脚——两脚呈小踏步位,后膝盖抵在前膝盖窝处,后脚掌立住五位脚——前脚跟转开,双腿弯曲有力,腰

后平躺a:教师教单一动作,学生跟随老师学习b:数节拍连贯练习(教师指导)c:跟随音乐完整练习3、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组合a:教师教单一动作,学生跟随老师学习b:跟随音乐完整练习c:再次巩固单一动作练习(教师随堂指导)d:巩固学习,完整再现(三)体

验感知、认定目标: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蒙古族舞蹈的手位脚位,在她们的民族中,所有的舞蹈元素都是在最基本的手位脚位上创编进行的。所以,开发你们的想象力,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加入你看到过的或熟悉的蒙古族舞蹈中去,进行再创造

,跳出自己的蒙古族风格。1.分组创编2.分组展示3.教师展示蒙古族筷子舞,让同学现场感受不一样的蒙古族舞蹈风格4.教师总结5.带领学生跳安代舞,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蒙古族舞蹈的手位脚位

组合。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们用肢体语言的表达,相信大家对蒙古族舞蹈又有了一个全新的感知和认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记住我们永远是最棒的!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多熟悉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不断的丰富自己。期待下节课我们更系统的学

习蒙古族舞蹈。下课!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蒙古族手位、脚位的组合舞蹈,总结蒙古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蒙古族民族的文化,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1、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本节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教与学的不断反复、单一的练习。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蒙古族发展的脉络,总结出不同蒙古族舞蹈

的风格和特点。2、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欣赏了解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舞蹈作品,蒙古族的发展分布→介绍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基本手位脚位的单一学习,组合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体验及各种舞蹈活动中来。3、教师的讲授方法:随着素

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现代化多媒体辅助原来的“言传身授”的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天地!本节课,我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抛出问题、引发思考。4、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并结合学生的能力设置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从课堂反映看,学生兴趣浓郁、积极性高涨,充分体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4、不足之处:课堂上语言评价、身体激励不够丰富多彩,课上太严肃,师生之间不够融洽和亲密,缺乏相互交流、鼓励和信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长中,努力克服、弥补自己的

缺点和不足,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