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赶庙会》实验音乐设计与表演》教学设计7-湘艺版.doc,共(2)页,7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4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利用身边的音源材料进行命题创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击打两种节奏型、学会简单的音效模仿、会哼唱两种旋律、掌握利用身边音源材料进行命题创作的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与模仿,采用引导、探究、合作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利用身边音源材料进
行命题创作的方法,为命题创作奠基。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作的热情,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体会创新与团结协作的乐趣,分享创作带来的愉悦感,深刻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的真谛。二、教学重点通过观看视频,聆听
与模仿,学会击打两种节奏型;学习简单的音效模仿;学会哼唱两种旋律。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命题创作的方法,自主利用音源材料进行命题创作。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部分身边音源材料、小组学习卡片五、教学方法引导、探
究、合作等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过程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约3分钟)播放《纸乐》视频1.提问:与我们以往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同?2.简介《纸乐》。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列举身边音
源材料。播放谭盾的《纸乐》,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音源材料下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播放STOMP乐队《厨房打1.认真观看视频,惊叹开拓学生的视野,STOMP了解利用身边音源材料创作的音乐作
品(约20分钟)击乐》。2.简介STOMP乐队。3.播放《厨房打击乐》片段,引导学生找出基本节奏型,八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4.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击打两种节奏型并配合练习。5.播放音效合唱团作品《元素与运动》引导学生了解音效是一种创作方式并模仿“风声”音效。6.列举苗族、侗族歌唱片段,展示教
师基本功,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风情,并教唱旋律。乐队的创意。2.学生模仿,并找出基本节奏型。3.分组练习,分别采用不同的敲击方式击打不同的节奏型,并合奏。4.认真观看《元素与运动》视频,惊叹“人声”的神奇。5.尝试音效模仿,用力度变化来表现微风、大风、狂风
等;与节奏相结合。6.学唱音乐片段乐队用厨房工具创作音乐,听音模仿,找出基本节奏型,锻炼敏锐的耳朵并学会击打两种节奏型,在此活动中学会探究与合作意识。让学生了解用“人声”模仿各种声音,利用声音来塑造形象,这是创作音乐的一种手段
。学唱音乐片段,为合作命题创作铺垫元素。分组命题创作并展示交流(约15分钟)1.播放参考命题。2.到学生中间分别指导、提示学生。3.教师评价。1.分组讨论确定命题。2.运用所学方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3.练习。4.分组展示表演作品。5.学生互评。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命题场景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课堂总结与升华(约2分钟)小结命题创作知识点拓展:李白诗句:“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结束本课。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在命题音乐的创作基础上,让学生去探索创作动听的生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