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歌唱《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3-人音版.docx,共(6)页,21.2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3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歌唱》第四单元世界之光教学内容《故乡的亲人》教学年级高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唱各国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享受世界音乐之光。2、感受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了解合唱队的各种编制。3、
通过歌唱实践《故乡的亲人》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教学重点感受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了解合唱队的各种编制。教学难点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教材分析一、《故乡的亲人》
分析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感到远2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了他很深的印象的缘故。二、合唱队的编制合唱
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每一声部是由相同或相似的音量、音色和音域的人声组合而成。各声部有它们本身的特性。第一女高音声部:明朗、轻盈而柔和。第二女高音声部:有力,宽广而圆润。第一女低音声部:坚实而圆润。第二女低音声部:浓厚而温和。第一男高音声部:明朗而清晰。第二男高音声部:充沛而坚实
。第一男低音声部:刚健而饱满。第二男低音声部:有力而宽厚。每个声部的人数不定,由数人至几十人,具体由合唱团队的规模及所演唱的曲目需要而定。3三、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歌唱的声区有自然声区和训练后声区之分。自然声区是指不用什么力量就能唱出来的声区,也是人声最自然的声区。在
人们歌唱的全音域中,每个人的声区从低到高用声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音与音之间要找到平衡,使之统一。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1、交流法:在导入环节里,让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进行知
识交流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2、探究法:在合唱的种类和编制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书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知识的探究,并结合比较法,归纳总结合唱的种类和编制,并亲身参与混声合唱的编制。3、讲授法:讲授法虽然是比较传统的授课方法,但是对于歌唱
的要素和歌曲的排练过程中有很多专业知识,这些必须通过讲授传达正确的教育信息,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结合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学法模仿来完成歌曲学唱这一环节。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同学们好老师好营造音乐学习氛
围导入环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合唱的知识,谁还能记得那些(合唱的分类)学生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为下一内容做铺垫。教授新课环节一学生聆听一首合唱作品,回答教师问题1、这首作品是什么类型的合唱作品?2、合唱队的编制3、你从这首合唱作品中获得什么样的音乐情绪?4、介绍作者福斯特以及作品。18
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了他很深的印象的缘故。所以这首音乐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学生回
答:混声合唱合唱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每一声部是由相同或相似的音量、音色和音域的人声组合而成。各声部有它们本身的特性。第一女高音声部:明朗、轻盈而柔和。第二女高音声部:有力,宽广而圆润。第一女低音声部:坚实而
圆润。第二女低音声部:浓厚而温和。第一男高音声部:明朗而清晰。第二男高音声部:充沛而坚实。第一男低音声部:刚健而饱满。第二男低音声部:有力而宽厚。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55、体验“重复”和“对比”所带来的美感,找出哪些地
方是重复?哪些地方是对比?教授新课环节二再次聆听《故乡的亲人》混声合唱说说为什么这支合唱团表演的如此好听,让人流连忘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声音的统一、音色柔美。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歌唱的声区有自然声区和训练后声区之分。自然声区是指不用什么
力量就能唱出来的声区,也是人声最自然的声区。在人们歌唱的全音域中,每个人的声区从低到高用声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音与音之间要找到平衡,使之统一。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要求,做好学习过的歌唱的基本要素来指导发声
和歌曲的演唱。通过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教授新课环节三在演唱实践前我们先做发声练习。1234|5432|1----||Wu发现问题:咬字不能变形在中声区要自然到高声区要有头腔
共鸣真假声结合。做好歌唱准备,听老师的知道,正确发声。6教授新课环节四合唱实践1、三声部《故乡的亲人》分声部演唱乐谱,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掌握不好的地方。2、三个声部共同完成作品第一部分,在演唱中注意声部音色的统一,注意和声的均衡。
3、如果歌曲中只有一个“f”记号,它将会在哪出现?你怎样设计歌曲的力度变化?歌曲中的乡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学生分三声部完成作品。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由浅入深,在学三声部合唱歌曲的同时享受能与他人配合完成作品的喜悦。教授新课环节五拓展环节说说歌唱声区与音色的统一对歌唱表演的
作用与影响。课下欣赏《深深的海洋》了解这首作品的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