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人音版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4.000 K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人音版.doc,共(5)页,3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2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必修部分《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的第十八节。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去感受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重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思考领会人生理想、信念

和修养。2.文本简析:本单元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如: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

趣;在音乐的体裁样式和一系列表现手段方面都有各自特色。【学情分析】对于标题音乐,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教师要采取较新颖的导入,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运用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

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因为此时的他们,正是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生活体验尚浅,鉴赏能力还很有限,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初步懂得与标题音乐有关

的基础知识。(2)、在聆听、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柏辽兹.(3)、聆听《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了解标题音乐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1)朗诵介绍作曲家。在朗诵过程中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并提高朗诵水平

。(2)学习从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切入,探究标题音乐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者的生平故事,激发学生体会作者永不言败的精神,培养应对挫折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

意志。【重点难点】针对本章重点和教材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是:聆听《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教学方法】1.教法:教法依据对比教学法为了较深入地感受、体验作品情绪,有必要对乐曲的主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第一

主题与第二主题的对比聆听;第一乐章固定乐思与第二乐章主题的对比聆听。可以使学生知道固定乐思是怎样贯串在各个乐章中的,又可知道固定乐思在各个乐章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教法肯定会对学生理解作品有益。2.学法:学法依据预习法初步了解作品风格,破除与作品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节约许多学习时间,增强学

生理解能力。个性化的理解,还有助于问题思考意识的养成。引导探究法在聆听中,既要引导学生依据作者提供的文字说明聆听音乐、展开联想想像,也要启发学生脱离文字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联想想像,以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

课【教学过程】先声夺人(学生踏着音乐进教室)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刚才进教室时欣赏的那段音乐有没有听说过啊?它是一部什么形式的作品?(器乐曲)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它就是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这部作品表现

的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如果我们不提它的另一个标题《田园》,大家能知道作者想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和情感吗?不加标题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那么加了标题的音乐又是怎样来引导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标题性音乐的诞生”。二、讲授

新课说到标题音乐,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大师。他就是柏辽兹。而说起柏辽兹,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幻想交响乐》。可以说,这首作品指明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成为后来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样板。1、介绍柏辽兹:(配乐朗诵《柔如彩虹》)过度语: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课下作业:让大家搜集

查找关于柏辽兹的生平故事,同学们谁能来给大家讲讲呢?※后面附《柏辽兹的生平故事》(学生朗诵介绍)过渡语:他是一个有毅力、有追求的人。虽然他的一生坎坷艰辛,但他从未向命运屈服过,而是执着、大胆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2、作品分析与欣赏⑴分析:《幻想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

,它用浪漫主义幻想的形象体现作曲家自身恋爱的体验,带有自传性。作者打破了传统结构的四个乐章,写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第二乐章《舞会》第三乐章《田园景色》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第五乐章《妖魔夜魇之梦》⑵欣赏:第二乐章《舞会》作者写道:“豪华的节日宴会喧哗声中,他在舞会上遇见了心爱

的人。”复三部曲式①赏引子部分引子弦乐弱奏震音,加上两架竖琴的华丽、装饰性的琶音,使人感觉到舞会的豪华与隆重。②第一部圆舞曲音乐流畅、柔美,3/8[拍。乐曲的中间部分表现主人公的恋人也来参加舞会。这时,表现主人公

恋人的旋律已不是第一乐章的固定乐思,那个乐思已经圆舞曲化了,音乐显得非常典雅。听赏中间部。乐曲的第二部分基本上是第一部的再现。音乐十分的华丽、热烈,节日的气氛达到高潮。③听赏再现部尾声,“固定乐思”由单簧管悠悠地吹奏,伴以长笛和圆号的长音。恋人的形象

在舞蹈的旋风中一掠而过。这里作者更希望音乐本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不是依据戏剧情节的构思来诠释音乐。(由于时间关系,以上分段欣赏的部分都只欣赏一小段。)④完整听赏第二乐章:请同学们感受到以下环节出现时,请你举手示意!●舞会大门打开的一刹那;●艺术家心上

人出现时;●心上人如旋风般无情掠过身边时;●舞会结束时。⑤既然舞会已经结束了,为什么音乐还会再次响起?作者想表现什么?3、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标题音乐?认识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

的器乐曲。“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有的作品只用标题作曲名;有的作品除了标题之外还另加文字说明。从欧洲音乐史上看,标题音乐可追溯到14世纪的狩猎曲,直至贝多芬的《英雄》(第三)、《命运》(第五)、《田园》(第六)交响曲。但此前的标题音乐仅有标题,而没

有帮助听者理解音乐的文字说明。当然,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标题音乐就是在非标题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题音乐按构思可分为三类:一是情节性的、二是描绘性的、三是哲理性的。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就属于情节性的。三、拓展活动想一想

(概念)、动一动(跳舞)、说一说(收获)四、小结:通过对《幻想交响曲》的学习,我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对柏辽兹生平故事的了解,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永不言败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我们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多用审美心态和坚

韧意志去面对所有的困难挫折和坎坷不幸。【板书设计】标题音乐一、导入:先声夺人二、了解标题音乐的概念三、作者介绍:柏辽兹(1803--1869)四、作品赏析:第二乐章《舞会》1、听赏引子部分2、听赏中间部3、听赏再现部4、对比两个音乐形象,完整听赏第二乐章五、拓展与实践活动(

说一说、动一动、想一想)六、小结【教学反思】这一课我是通过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引入对《幻想交响曲》的学习。通过由浅至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标题音乐的特点。课上先是对柏辽兹的介绍引出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幻想交响曲》,然后在第二乐章《舞会》的学习中,采用两个音乐形象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快

速了解音乐的架构和特点。这一方法的使用,使在进行全曲完整聆听时,那四个举手示意回答的问题,学生都回答的很好!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孩子们本节课圆满的完成了最初我所设立的三维学习目标。包括最后的拓展与实践活动,学生也都完成的非常好。总之,这节课是我和学生公认的一节印象颇深、感悟颇深、收获颇

丰的一节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