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戏剧表演《卡门》(选曲) 歌剧》教学设计1-人音版.doc,共(6)页,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1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剧艺术赏析》教案教学背景及构想:中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偏向通俗和流行音乐的,平时接触到的歌剧也不多。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学生普遍认为歌剧太古典也太深奥,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这种局面的出现给
“音乐鉴赏”中歌剧赏析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尽量的结合作品。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
主体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歌剧艺术。教材分析:《歌剧艺术》是人音版高中新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17单元第3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欣赏了欧洲民间音乐中美声唱法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今夜无人入睡》,这为
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中外音乐知识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歌剧起源于外国,而且外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歌剧,给学生观看与学习的价值非常的高。但教材中的歌剧艺术的作品只有中国的,我觉得知识有点不全面,所以我添加了外国的歌剧欣赏和介绍,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歌剧的起源、定义;了解歌剧的演唱形式及分类;知道著名的歌剧作家及作品;基本技能:通过歌剧艺术的学习,能认识中外歌剧艺术,学唱歌剧片段。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卡门》及《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初步认识歌
剧;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歌剧的相关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剧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歌剧的定义、演唱形式、中外歌剧作品的赏析。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理解主动参与表现歌剧
音乐。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参与体验法、教唱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资料。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教室,了解学生的到课情况并做好记录;2.进行音乐课礼式;3.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
一起欣赏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节选片段。(播放歌剧片段)4.歌曲介绍师:通过欣赏歌剧《卡门》,向学生提问该作品描述了怎样一种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5.作者介绍乔治·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
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
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6.歌剧简介师:什么叫做“歌剧”?生: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老师总结: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形式,是作为一种由音乐构成的戏剧作品,这是一种把戏剧发展建立在独立音乐结构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师:歌剧
的诞生:带有音乐的戏剧很早前就有了,今天被称为“Opera”的西欧音乐形态的歌剧,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O.Rinuccini、作曲家J.Peri和G.Caccini创作了第一部抒情性音乐剧《犹丽狄茜
》(Euridice),1600年被称为歌剧诞生的年代。7.中国新歌剧简况中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曲音乐被称为“新歌剧”,是为了区别于传统戏曲。他既不同于传统戏剧,又有别与西洋歌剧。中国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阶段:(1919--1944)的新歌剧,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为了适应反对帝国主义
的爱国斗争的需要。奠基阶段:(1944----1955)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深入探索阶段:(1956---)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8.教师清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片段,并提问该歌剧是哪个
地方的民歌;9.介绍《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的写作背景: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该剧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描写抗日根据地的一对青年男女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争取恋爱自由的故事。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音调,唱腔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感。明快而富青春气息的音乐展示了剧中主人
公小芹纯朴的性格,把她思念恋人的急切心情和对爱情的憧憬表现得惟妙惟肖。10.播放《洪湖赤卫队》节选歌剧《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指出其中包含哪些艺术种类,与上一首歌剧《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在演唱形式上有何不同
?11.介绍《白毛女》创作背景,并播放《白毛女》歌剧片段;12.教学总结,下课!拓展:课后分角色扮演《白毛女》中的人物,并在下节课现场演绎。【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剧,使学生乐在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歌剧。作
业:课后欣赏并学唱一部歌剧。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通过对几部歌剧唱段的欣赏和体验,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知道我国新型歌剧创作特征。它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教
学反思:整节课紧紧围绕课题“歌剧艺术”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的活动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课外收集相关
资料,不仅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学习歌剧、喜爱歌剧,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导入从较熟悉的歌曲入手,能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用聆听、设问的教学方式简化了歌剧复杂的概念,课堂气氛轻
松愉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共同学习、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单一的知识灌输和讲解。通过学唱歌剧,使学生乐在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歌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如:歌剧艺术涉及的面比较广,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得不够全面;由于时间的限制,缺乏对欣赏作品剧情的详细介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更新自我,弥补不足,真正上好学生喜欢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