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歌唱《第4节 指挥的语言》教学设计1-花城版.docx,共(5)页,185.7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5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义勇军进行曲》赏析及指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赏析及指挥《义勇军进行曲》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对进行曲有一定的了解,但指挥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没有经验,指挥《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基础。教学目标:1.赏析、指挥
《义勇军进行曲》,感知国歌的意义与每位公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学习指挥进行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感受进行曲的音乐风格及指挥的魅力;3.对比赏析、指挥进行曲,了解、感受、体验进行曲的不同风格,指导学生运用“体验”、“
对比”、“探究”等方法,指挥不同的进行曲。教学重难点:1.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唱准旋律、节奏,注意重复的歌词的不同的力度呈现;2.指挥《义勇军进行曲》要点:预示、弱起、乐句划分、结束动作,注意指挥同词不同旋律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伴随《老朋友进行曲》学生走进
教室:说出这首乐曲的情绪——快乐温馨和谐轻松;节奏鲜明,四二拍子,强弱节奏交替出现,是一首进行曲。进行曲:人们在行进时演唱或者演奏的歌曲或乐曲,不同场合不同的进行曲都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进行曲,每天都会聆听,那就是《义勇军进行
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赏析《义勇军进行曲》之前,请大家观看一段电影(《战狼2》的片段,观看之后请大家说说观后的感受,说说国旗、国歌与国民的关系。观看电影《战狼2》的片段:在他乡异国的中国公民回国的过程中,经过一个双方
交战的区域,一面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出现,让交战的双方停止了射击,一行中国公民安全抵达目的地。国旗、国歌与国民的关系: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强大的祖国是人民的靠山。国外的中国人在双方交战的他国异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安全通
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护照唱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就能回家等等等等,这是每位中国公民的福利,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才能安全回家。个人的命运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更是如此。有了强大的祖国,才能有每个个体的美好生活。安全回家,活着回来,是战
争期间人们的奢望,我的祖国做到了!我们享受祖国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珍惜当下,好好学习,未来更好地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的责任!设计意图:熟悉的影视作品特殊的画面,引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二、新课教学(一)聆听、分析、演唱——《义勇军进行曲》1.聆听作品《义勇军进行曲》说出歌曲的情绪、作品的背景及
意义《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流传很广,在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抗日战争中,号召人们拿起武器,捍卫自己家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东南亚抗击侵略者,甚至反法西斯的战场上都能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是热爱和平、
拒绝战争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呼声,和平年代更需要这种民族气节民族之魂的歌声与音乐来鼓舞人民,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居安思危,捍卫本民族的尊严!(背景同学们回去之后在详细了解,下节课分享)音乐作品的情绪:振奋人心、铿锵有
力、斗志激昂、充满正能量!进行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常用2/4,4/4的拍子。进行曲是一种富有步伐节奏特点的乐曲,最初应用于军乐,也用于庆典、阅兵、婚礼等场合。它是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进行曲,坚定有力的节奏为主要特点。2.分
析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分析谱面上的音乐信息曲名《义勇军进行曲》词曲作家——田汉、聂耳调式调性——G大调,大调色彩拍子——四二拍,强弱分明力度——重音记号速度——中速节奏——附点、三连音分析歌谱:教师用钢琴弹奏前奏,旋律运用
的主要是135主和弦的音,明显的大调色彩,节奏采用用附点、三连音等不稳定因素走向稳定的强拍,像一名战士坚定吹响战斗的号角,号召人们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家园。教师带领同学们分组共同打出歌曲的节拍重音和旋律节奏。3.演唱作品——唱旋律:
注意主和弦到属和弦进行,四度大跳音准,附点、三连音节奏的准确,重音及弱起小节的起句歌唱。——朗读歌词:有感情大声朗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朗读注意: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进——有层次的力度变化(渐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居安思危——重音的发音——跟钢琴唱国歌设计意图:走进熟悉的国歌,感受音乐的振奋激昂,歌词的心潮澎湃!(二)指挥——《义勇军进行曲》1.指挥简介指挥:掌握音乐的内在情绪,把所有的存在于
静止乐谱的思想,最完美、最有力地表现出来。指挥是集组织、训练、表演于一身的智者,不仅仅是肢体的“打拍子”,也是作品二度创作的决策者,是乐队与合唱团的灵魂人物,也是联系音乐作品与观众的灵魂人物。指挥的语言
在排练时尤为重要,指挥的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是和作品表达的情绪意境分不开的。指挥的基本站姿:挺拔端正、两脚站稳、分立,肩放松。指挥的基本动作:右手掌握节拍,左手提示音乐情绪,两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指挥的左手
:主要是提示声部的进出、力度、唱法和感情的变化等;指挥的右手:打基本拍子,同时也配合左手的分工。右手略高于左手,手掌自然虚握,手腕松弛灵活。常用的指挥语汇:连贯的抒情的;跳跃的短促的。2.具体指挥:两拍子指挥:第一拍子向下、二拍子向上,注意手心手腕不要翻动,拍
子要有拍点。弱起手势:三连音之后的起句指挥重音指挥:“中华民族”手的力度和上下动作的幅度要大一点;轻声指挥:“到了”——力度稍弱、手放低;重复词的不同处理:“起来起来起来”——手的位置有低渐高有变化“前进前进前进进”——手的位置有低渐高有变化收手——单手或
双手在拍点上干净利索收,之后保持收手的姿势,全曲结束后慢放下。3.起立——跟着音乐指挥(速度快一点)分组跟音乐面向大家指挥——掌声鼓励(1、3组一起指挥;2、4组一起指挥,互评)设计意图:指挥《义勇军进行曲》在实践中主动表现作品的
内涵,体验音乐的魅力,表达真诚的爱国情怀!三、拓展:对比不同的进行曲风格《婚礼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1.邀请部分同学跟音乐行进,体验进行曲的不同风格:《婚礼进行曲》庄严典雅、温馨浪漫、柔和放松;脚步缓慢;《拉德斯基进行曲》节奏欢快、旋律跳跃、情绪愉悦;脚步轻松跳跃;2.观摩卡拉扬指挥《拉德斯基
进行曲》第一段,注意音乐的弹性,力度的变化——指挥变化站起来跟音乐和卡拉扬一起指挥《拉德斯基进行曲》。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进行曲的了解,体验感受呈现不同风格进行曲的指挥。四、本课总结:赏析、指挥《义勇军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的变化,不同场合的进
行曲有不同的风格和情绪,指挥手法也不相同:不同的进行曲音乐情绪指挥手法义勇军进行曲振奋激昂指挥刚健有力婚礼进行曲虔诚庄重(指挥柔和舒展)拉德斯基进行曲轻松愉悦指挥短促轻盈指挥《义勇军进行曲》是聆听之后的亲身体验,主动呈现对国歌的理解,更深层次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
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有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根据自己对国歌创作的背景及现在的意义,下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国旗飘扬的地方,是我们可爱的家乡;祝福祖国——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高唱并指挥《义勇军进行曲》结束今天的课程。韦永珍合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