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疫影病魔--人类健康的杀手》教学设计1-粤教版

DOC
  • 阅读 10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6.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体育与健康《疫影病魔--人类健康的杀手》教学设计1-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体育与健康《疫影病魔--人类健康的杀手》教学设计1-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体育与健康《疫影病魔--人类健康的杀手》教学设计1-粤教版.doc,共(3)页,6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8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校健康教育教案参赛教案标题:_________认识艾滋危害,提高防范意识__________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包括设计思想、思路和设计思路的理论基础):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toZer

o)是今年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9.7万例,死亡15.4万。而据估计我国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是81万,也就是说大约有46%的感染者目前尚未被发现。因此必须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艾滋

病专题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防艾意识,同时也学会保护自己。本节课通过活动课的形式,先通过短剧表演从轻松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借此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的特点及危害。再以换水游戏代表体液交换的行为,如性行为

、输/供血等。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艾滋病通过体液交换传播之迅猛,并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艾滋病的隐蔽性、传播的途径,以及作为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可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本教案在专题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高

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危害有基本了解,但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艾滋病有着恐惧心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体验活动为主,让学生从中正确认识和预防艾滋病,了解其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教学目标:1.了解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含义和特点。2.认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途径及

危害,让学生懂得爱惜生命远离艾滋。3.通过换水游戏模拟艾滋病病毒传播,让学生知道怎样保护自己预防艾滋病。描述本教案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高中生、24人教学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电脑、多媒体课件、9张撕名牌贴纸(分别写有:人

体、感冒病毒、大肠杆菌、HIV,白细胞(5张))、10%的NaOH溶液30mL、酚酞试液、50只小烧杯(其中48只分两组,分别编有A1~A6,—2—B1~B6,C1~C6,D1~D6编号)、24个注射器(分别编有A1~A6,B1~B6,C

1~C6,D1~D6编号)教学过程(包括教案注意事项):一、短剧引入:角色扮演请9个同学扮演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细胞的过程。其中1人扮演人体,5人扮演白细胞,1人扮演流感病毒,1人扮演大肠杆菌,1人扮演艾滋病病毒HIV。通过撕名牌

的形式,先让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攻击人体,但白细胞们手拉手围住人体提供保护,成功击退病毒们。然后让艾滋病病毒HIV攻击白细胞,成功撕掉白细胞们的名牌后,白细胞们纷纷离开。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直接攻击人体,撕掉人体名牌。最终病毒们以成功大笑结尾。教师

引导:这个HIV是什么?它为何如此厉害?二、教师介绍艾滋病的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如何导致艾滋病?2.我国艾滋病的现状及艾滋病传播的迅猛形势,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有那么多感染者尚未被发现?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只分别装有水和NaOH溶液的烧杯,让学生用肉眼分辨。学生分辨无果后

,再加入酚酞试剂,变红的则为NaOH溶液。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血液检测)三、换水游戏1.准备:48只烧杯分为两组,分别都编有A1~A6,B1~B6,C1~

C6,D1~D6编号。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除一个烧杯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NaOH溶液外,其他烧杯放入半杯蒸馏水。24位同学分为ABCD四组,依次到讲台上领取一个带有编号的注射器。2.换水:第一次换水:同组中同学与对面同学换水一次。(用注射器取5mL加入对方烧杯中换水

完成后请每组一号同学[A1、B1、C1、D1]离开游戏,不再参加下面的换水。第二第三第四次换水:20名同学按照不重复对象的原则进行三次等量相互换水。3.检测:分别向学生杯子加入酚酞试剂,记录变红杯子数。第一次检测:参加四次换水的20名同学。第二

次检测:参加1次换水的4名同学。第三次检测:对照组中哪只烧杯中放有NaOH溶液。4.小组讨论:(1)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收获到了什么呢?(2)作为中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请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5.教师小结: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

出人们的想象。从全球看,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体会到了艾滋病通过体液(血液或性)交换的途径传播的速度何等惊人。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不安全的体液交换行为,所感染的人群

以指数递增形式发展。这样下去,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将感染艾滋病?!中学生要洁身自好、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四、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朗读防艾宣言。教学小结(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对教案的总结和意义的提升):—3—教学过程中换水的实验会让学生震惊,艾滋病传播如此迅猛。又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中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能如何能真正预防艾滋病,不必“谈艾色变”,能科学看待,正确对待: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对其他使用该教案老师的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换水活动参与的人数太多不易操作,而且这个游戏的参与者要本着保密、尊重、平等参与、团结合作、交流分享接受的原则。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