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二教师用书《耐久跑(定时跑)》教学设计2-华东师大版体育.doc,共(3)页,4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2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耐久跑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
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趣味教学,让同学们主动参与耐久跑的体育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2、技能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在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心肺功能,初步形成自
我锻炼与自我健身的意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善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在与同伴团结协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中的重点是呼吸的调整和结构的把握,难点是合理分配体力,克服极点跑完全程。四、教材分
析高中学生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一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
、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那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因而本人把耐久跑教材的教学,设计成趣味教学(如:跑数字)。在练习中完成单个数字比较容易,但是要将多个数字连起来跑动完成需要一番思考,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开
发学生的智力而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耐久跑的各项技术,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同时德育教育始终贯穿课的始终,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奠定基础。五、学情分析本课教学
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处于中上等,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与良好的班风。但绝大多数学生谈“长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持久。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趣味练习、分组练习、合作探究,自我监督,比赛等方法引导学
生进行练习,采用音乐、语言提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2七、教学过程(一)、热身跑:学生成纵队绕场地跑(二)、热身操: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呼吸体验。(三)、耐力跑“跑数字“方法介绍:所需场地如
图所示,练习中所采用的数字主要包括1、2、5、6、7、8、9、0因为此练习中要求学生只能向前跑不能后退,所以3、4不能采用。(1)、规定起点,规定数字。规则:学生在练习时只能以F点为起点,按照老师规定的数字进行跑动。(2)、规定起点,不规定数字。规则:学生沿数
字“0”场地跑动,教师随机喊数,看哪一小组最先完成,增加练习趣味性。练习中要进行呼吸、极点、第二次呼吸的讲解。(3)、不规定起点,不规定数字规则:每个小组将得到一张带有一组数字的卡片,根据数字来设计自己小组的跑动路线,设计好后,在设计好起点处开始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
用秒表进行脉搏测试(四)、支撑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肌力量结合《中国我美丽的家园》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五)、1、放松“瑜伽拉伸”2、评价3、布置课后作业4、师生告别八、预计运动负荷与目标预计学生通过本次课学习,85%以上学生懂得应用耐久跑技术进行体育锻炼。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
度为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60%左右。整节课分三次使用秒表进行心率的测试,时刻监控学生的运动强度。九、场地与器材学校田径场,展板四块,音响一台,纸四张,笔四支,秒表一块,二十四块垫子等。AB
CDE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