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基本内容2《1、反手推挡》教学设计2-沪教版.docx,共(8)页,30.47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9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反手推挡单元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地要求和单元规划的结果,本单元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反手推挡单元教学中,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反手推挡动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并注重知识
技能的指导与教授,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练中提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练,激励学生增强信心、挑战自我,体验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第二
部分:教材教法分析1、教材分析动作结构相关体能理论依据动作过程:左脚稍靠前或者平行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离球台30-50厘米;手臂自然弯曲,球拍置于腹前,前臂与台面几乎平行,拍形成半横状,约与球台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或者最高点击球的中部,直拍:食指用力,拇指放松,前臂和手腕向前应击;横拍:
肘关节稍前顶,手腕内收,以肘关节为轴,向前上方应击击球。击球后手臂、手腕顺势前送,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动作要点:中近台站位,拍形稍前倾,上升期或者最高点击球关键环节:击球点固定反手推挡技术需要学生较好的腿部力量和前臂手腕爆发力,同时对身体重力控制能力、空间感觉都有很好的要
求借助物理学力的分解原理,让学生对乒乓球旋转和击球弧线有更深的理解。作用力不通过球心时,作用力可分解为一个垂直的分力何水平方向分力,使球产生旋转和过网弧线。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认知水平身心特点能力水平高一乒乓球专项班
男女混班该班级学生已经接收一个学期的乒乓球专项教学,具备了一定乒乓球认知水平。具备接近成人的认知水平,并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末期,男女生身心特点差异性明显。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经过一个学期的专项学习,班级学生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乒乓球水平,但是在技能水平上差异性较大,有的同学初中小学阶段接触过乒乓能够借助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生在力量、速度等方面表现优异,女生在柔韧上相对突出。高中阶段男生相对乐观好动,女生相对腼腆,对新事物的学习存在不主动、畏难等情况球,相对起点较高,有的同学高中才开始接触乒乓
球,需要从最简单的颠球开始学起。同时在身体素质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步法移动能力,对击球的判断、反应等3、教法分析根据反手推挡教材的特点以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本单元首先采用示范法、讲解法以及相关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其次利用固定击球器,运用分解法、纠错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最后通过比赛法,提高学生相关技术的比赛运用能力,能够学以致用。4、单元教学问题链设计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关
注教材内容的知识与技能、体能发展和育人价值,这也是单元关键问题思考、设计和落实的主要指向。通过研读《专项化教材大纲》与《2017版新课程标准》,设计单元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链”,从而找到适切的教学途径,解决单元关键问题,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反手推挡单元教学设计年级高一学期第一学期课次6单元学习目标1、
掌握反手推挡站位、拍形、击球时期等相关知识,明确直横拍推挡区别,能够准确判断、快速移动到位完成击球。2、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学练,能够承受中高强度的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3、在多种学练形式中养成乐于交流、多人
合作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参与的良好表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判断、移动、击球难点:对来球方向和落点的判断;快速移动课次教学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活动与评价1•对墙颠球•自抛自打3、反手挡球1、了解反手推挡站位、拍形等相关知识,体验不同时期推挡球,明确最高点击球的意义。2、体验两人推挡重点:最高点
击球难教与学活动1、学生体验对墙颠球2、教师通过微课,介绍来球弧线和各种击球时期4、学生体验不同时期的挡球,交流讨论反手推挡的最佳击球时期球练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各种学练中养成乐于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点:对击球时期的判断5、教师总结反手推挡
击球时期,明确最高点击球的意义6、学生分组练习,体验最高点击球。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来球最高点击球21、击打固定球2、反手对推1、明确反手推挡的击球拍形,能够做到向前上方挥拍击球。2、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学练,发展下肢、腰腹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3、在各种学练中,同伴之间能够相
互合作、相互提示击球时期,享受合作学练带了乐趣。重点:向前上方挥拍击球难点:挥拍方向的控制教与学活动:1、教师示范反手推挡,讲解击球拍形和挥拍方向2、学生练习击打固定球,体验向前上方挥拍击球。3、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自抛自打和一抛一打练习
,体会正确的挥拍方向。4、体验反手对推,能够做到击球拍形固定,方向稳定。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向前上方挥拍击球3•自抛自打•一发一推3、认识直横拍推挡的异同点1、明确直拍与横拍反手推挡的异同点,提高反手推挡的稳定性2、积极参与各项练习,
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3、在各种学练中同伴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享受合作学练带来的乐趣,逐步形成自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重点:直横拍推挡的异同点难点:直拍以肩关节为支点、横拍以肘关节为支点教与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
察直横拍推挡的异同点2、学生两人一组自抛自打和一发一打练习反手推挡,观察交流直横拍异同点3、教师总结直横拍推挡异同点4、学生2人一组反手对推,体会直横拍推挡的不同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直拍以肩关节为支点;横拍以肘关节为支点4•反手对推•移动推挡击打固定球3、1/2台两人1、明确直横拍反手推挡的异
同点,学会判断来球方向的方法,重点:判断准教与学活动:1、教师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回顾直横拍推挡的异同点2、学生2人一组反手推挡,反手移动推挡4、2/3台两人反手移动推挡5、反手推挡比赛养成先移动后击球的击球意识2、能够承受中高强度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提高身体协调性3、享
受合作学练带来的乐趣,在发球机练习中,能够表现出勇于挑战难度,敢打敢拼的品质。确,快速移动难点:先移动后击球的意识体会直横拍反手推挡不同的技术要求3、教师示范移动反手推挡,引导学生总结移动反手推挡的动作环节顺序和判断来球方向的方法4、认真观察,明确先移动后击球的意识和判断来球方向的方法5、两
人反手移动推挡,体会先判断后移动再击球的动作环节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先判断后移动再击球5•体验反手减力挡•体验反手加力推3、二一式反手推挡1、体验反手加力推和减力挡,明确加力推和减力挡比赛价值2、积极主动参
与各种学练,发展下肢、腰腹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3、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能够理性客观评价,学会尊重他人重点:加力推和减力挡难点:击球力度控制教与学活动:1、教师示范正手直线、斜线攻球,阐明拍形角度对击球方向的影响。2、学生认真观察,
明确拍形的重要性,小组多球练习正手快攻直线、斜线3、学生尝试对角线练习一推一攻4、讲解评价方法与要求,分小组,学生明确评价考核重点与要求5、分小组进行考核,组员之间积极交流,理性评价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击球动作协调,身体姿态正确6•反手对推•反手推挡考核3、教学比赛1、明确直横拍反手推挡异同
点,体验反手推挡的比赛价值2、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能够理性客观评价,学会尊重他人重点:反手推挡的比赛价值难点: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教与学活动:1、教师引导回顾直横拍推挡技术要领。2、学生积极回答提问,明确直横拍推挡异同点,分组练习3、教师讲明反手
推挡考核要求和方法4、分小组进行考核,组员之间积极交流,理性评价5、分组比赛融入教学的评价要点:击球动作协调,身体姿态正反手推挡确安全保障1、确保场地整洁,球台摆放整齐合理。2、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学生学练的安全意识。3、提醒学生在
活动中注意观察四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碰撞。评价与方法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方式,体现评价的多样化,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环节评价。1、表现性评价:(1)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仔细思考提问,积极与教师交流互动(2)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练,积极交流
、互帮互助,认真完成课堂任务安排(3)敢于在班级中展示、表现自己2、终结性评价(见附表)参考《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大纲“乒乓球”(试行)》教材反手推挡评价方法教学资源投影仪,击球器12只,球盆2个,捡球器1只,音响,多球,挡板若干乒乓球
专项课教案年级高一人数24班级b班组班形式男女混班周次16课次4内容主题1、乒乓球:反手推挡6-(4)2、体能:综合练习5-(3)重点先判断,再移动,后击球的意识难点对来球落点的判断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练习,培养先判断、再移动、后击球的意识,体会
判断来球方向的方法,能够快速移动到位完成击球。2、积极参与各项练习,提高学生步法移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3、在学练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合作学练带来的乐趣,逐步形成自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课序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与学的活动◎教
法、◇学法、☆要求、?提问组织与队形次数时间强度一2’课堂常规1、集合,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3、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1、向学生问好。2、介绍本节课内容安排和要求。◇:1、向老师问好。2、认真听讲,明确要求。☆:快、
静、齐,精神饱满。组织:二列横队队形队列:二6’准备部分•行进间准备活动(1)队形跑(2)后退跑(3)滑步(4)听哨声作反应2、乒乓球操(1)垫步、并步(2)正手攻、反手推(3)左推右攻(4)正手发球两点攻(5)正反手搓球5圈4*83’1’30”
小到中小◎:1、简述慢跑路线和要求。2、口令、口哨指导练习,提醒学生控制速度,保持合理间距。3、语言提示动作要领,辅助练习。◇:明确行进间准备活动方法和要求;音伴,集体练习。☆: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1、教师语言提示动作要领和方法。2、巡视指
导。◇:音伴,集体练习。☆:挥拍有力,重心转换明显。组织:两路纵队队列队形:组织:四列横队队列队形:三22’•复习:反手推挡反◎: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回顾直横组织:散点成半弧•观看微课•反手对推(3)1分钟计时
推挡•学习移动推挡(1)观看微课(2)左右移动击打固定球(3)1/2台移动推挡(4)2/3台移动推挡•教学比赛(1)反手位半台推挡比赛(2)全台比赛4、综合步法循环练习:1、支撑转体-滑步折返跑2、屈伸弹跳-左右快速转体复反复各2组2’1’2’4’3’3’4’
小小小小小中中拍反手推挡的技术要领,总结直横拍推挡异同点。2、巡视、指导、计时练习◇:1、观看微课,明确直横拍反手推挡动作要领。2、2人一组反手对推☆:直拍以肩关节为支点,横拍以肘关节为支点推挡◎:1
、教师示范移动推挡,提出问题:反手推挡的击球过程是怎样的?在练习中如何判断来球方向。2、示范移动击打固定球,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1、认真观察,仔细思考问题,明确正确的击球过程2、两人一组练习移动击打固定球,一人左右移动击打固定球,同伴判断击球方向,然后移动做徒手挥拍练习3、两人
移动推挡4、小组展示,讨论交流◎:1、教师讲明比赛方法和要求。2、巡视指导◇:分组比赛。◎:1、教师示范练习,讲明方法和要求。2、巡视指导:认真观察,明确方队形:展板组织:两人一组组织:散点成半弧队形:屏幕组织:两人一组组织:两人一组组织:分
组循环法,分组练习。☆:重心低,移动快五2’1、放松练习2、课堂小结3、师生再见4、收还器材30”小◎:教师提示放松方法、语言引导回顾课的主要内容。◎:语言鼓励进步,指明努力方向。◇:学生积极调整。◇:认真听讲,注意集中。场地器材1、击球器12个2、多球两盆3、捡球器1个4、投影仪5、ip
ad安全保障教师:课前检查场地,安排借用器材。学生:准备活动充分,注意自我保护。器材:可靠、标准。预计练习密度强度全课45%主题43.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