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0课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1-鲁美版.doc,共(3)页,5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及代表作。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是如何进行世俗化的演变的。情感目标:体会作品的美感,增进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热爱。教学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世俗化演变教学
难点:“美术三杰”的艺术特色教学流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总结回顾中世纪的西方绘画特点:1.平面化,装饰效果.2.宗教色彩强烈,远离生活.3.人物表情呆板,形象夸张--不真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们高举“科学”“人文”的旗帜对宗教美术进行改造。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意
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大师的风采。二:讲授新课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界群星荟萃,但是有一个人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他就是——乔托。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开创者,在画面当中尝试空间感及生活真实性的表达,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代表作:《犹大之吻》尝试在二维空间中创造出三维的视觉感受,情节性
扣人心弦。2.米开朗基罗作品侧重于健硕准确的体态,经典的肢体动作的把握。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宗教题材的巨幅天顶画《创世记》,人物多达300多人,平面达480平方米。历时4年完成。是其最伟大的作品。经典的动作设计《创造亚当》是整个天
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哀悼基督》为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突破了以往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她所体现出的青春、
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3.达.芬奇侧重于人物表情动作表现内心世界,还原现实生活的面貌,透视法则。《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所创作。画面中的人物,以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
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刻画出现实生活的众生相。讨论:用排除法揪出"卧底"教学活动:模仿秀:演一演,比一比。在初步欣赏作品的前提下,发动学生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肢体再现画面中的一组人物,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4.1503年佛罗伦萨市政厅进行内部装修相对的两面墙分别包给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由此,开
始了一场世界绘画史上的巅峰大对决。两人分别向公众公布自己的草稿。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时代真正的主角,居然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他来自乌尔比诺,我们就叫他“乌尔比诺小子”吧!展示“乌尔比诺小子”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对比他的作品与前面大师作品的关联。“乌尔比诺小子”的绘画风格:经
典的肢体动作、深入刻画的细节、柔美气质透射出人间的温情。他的艺术特色是对前代大师的艺术的凝练与总结,他是文艺复兴美术中集大成者,真正的男一号——拉斐尔。课件小游戏:画家及作品测试,检测教学效果。三.小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研究新的艺术方式方法,并把生活及作者的生活体
验、人生观融入到美术作品中,促成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繁荣。他们的艺术与天地同辉,他们的传奇亦将世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