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六课 生活推动笔行走 行书》教学设计2-湘美版.doc,共(2)页,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3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活推动笔行走—行书教学目标:1.了解书体的演变过程2.以《兰亭序》为例,学习行书的基本用笔技巧和特点3.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在观察中总结学习行书特点,并尝试练习自己的签名。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法、演示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
趣,引入课题从穿越说起,直穿晋代,(播放影片),讲说《兰亭序》的由来这几年,玩穿越十分流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一回古代吧,话说我们来到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的这一天,东晋名士司徒谢安、王羲之、支道林等以及在座的各位一起来到了会稽山下,参与俢契,也就是一种
泼水祭祀的活动,祈福消灾。而另一个项目呢,就是“流觞曲水”,让我们意义分别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童将斟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流,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
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执鼠须笔,着桑蚕纸,即席挥洒,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二、自然过渡,了解书体过渡到书体的演变过程,(幻灯片演示),强调行书和楷书同时产生。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注重技法,讲究情趣,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
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三、欣赏作品现在大家欣赏到的就是书圣的名帖。重点讲解行书六大用笔技巧,教师示范,学生上台书写。四、观察总结,学习重点刚才我们欣赏了行书的经典之作,同学们知道行书和楷
书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吗?方法A:1、将行书和楷书同时列出,教师讲解第一个特点,并实物投影示范练习,请学生在下面练习2、后面的几个特点请学生分组讨论,举手作答3、整体回顾总结方法B:1、学生讨论2、交流发
言3、教师肯定和总结六、运用所学,设计签名1、展示伟人签名,激发兴趣2、教师示范自己的签名3、将学生较普遍的字做示范4、请学生设计自己的签名5、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五、拓展视野,时时留意,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书法的优秀作品,请大
家时时留意身边的书法作品,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