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设计《第四课 文化的传播——书籍设计》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人美版.docx,共(4)页,16.34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2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化的传播——书籍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概念和设计内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如何分析和理解文字内容来确定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内容。【教学难点】难点在与学生缺少对印刷技术和装订方法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讲授的难度偏
大。【教学方法】图示法、引导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安排课堂秩序,打开课件。二、问题导入:1、在座的同学表面上看来至少已经读了11年左右的书了,可实际上算起来,大家
至少已读了15年的书了,因为当你能在床上爬的时候,你的父母就急不可待地让你翻阅印有大量图片的小书,让你去认识这个世界了。那么大家对书有多少认识呢?问:书由哪些组成部分?生答:略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结合一些实物加
以讲解(略)。2、我们都知道,书店里同一性质的书会被摆放在一起,那我们会怎样选择购买呢?一般都会依据书的封面。展示图片讲解封面设计要考虑的内容。3、在有些情况下,书还会被作为礼品和装饰品,所以它还有相应的外包装——书盒。
展示图片并讲解。三、中国古代书籍造型的演变:1、早期:由于早期文字的载体多样,所以有了甲骨文、玉版、竹简木牍、缣帛,图片展示并讲解。2、卷轴装:卷轴装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卷轴装是由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来的。其方法是在长卷文章
的末端粘连一根轴(一般为木轴),将书卷卷在轴上。图片展示并讲解。3、经折装: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进而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阅读书籍需求的提高,卷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为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
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经折装的出现大大方便了阅读,也便于取放。图片、实物展示并讲解。4、旋风装: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亦称“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化而来,它形同卷轴,其
形式是:长纸作底,首页全裱穿于卷首,自次页起,向左裱贴于底卷上,如鳞状有序排列。旋风装是对卷轴装的改进,是一种过渡形式。图片、实物展示并讲解。5、蝴蝶装: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指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
,用糨糊黏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它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很牢固。图片、实物展示并讲解。6、包背装:又称裹背装,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
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早期的包背装,其包背纸与书页的包裹、粘接方法与蝴蝶装相似,其区别仅在于与包背纸粘接的是订口,而不是中缝;后来的包背装则以纸捻穿订代替了先期的粘接,在订口一侧穿以纸捻,订成书册,然后再包粘包
背纸。图片、实物展示并讲解。7、线装:这种装订形式产生于明朝中叶,是由包背装转化而来的,是指将两张纸分别贴在封面和封底上,书脊、锁线外露,封面、封底与书背戳齐,再打眼订线、锁线的装帧方法可分为四、六、八针订法。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书是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
今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图片、实物展示并讲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义:书籍装帧是一项整体的视觉传达过程,是指运用装饰、色彩、图像、字体等元素来展示书的一般内容,体现书的基本精神和作者的思想,并以艺术感染力帮助读者理解书籍内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对书籍的结构、形态、封面、材料、印刷
、装订等内容的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满足阅读者需求的功能载体。四、书籍装帧的功能:(教师逐个依图讲解)1、促进销售的功能2、传达信息的功能3、保护功能4、美化功能五、今天大家常用的书籍造型:(教师逐个依图讲解)1
.精装2.平装3.假精装(简装)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