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摄影摄像《第八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艺术摄影》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x,共(5)页,51.35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9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艺术摄影》——花卉摄影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美版第八课教学模块:摄影摄像教材分析:艺术摄影是一个知识比较丰富、涵盖面比较大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艺术摄影》后部分的知识花卉摄影,介绍了拍好花卉作品的不同方法和一些特殊技
巧等,是学生平时接触少、比较专业的内容,涉及到了绘画、文学、科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这节课是第三课时的内容。学情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拍照显得越来越方便,大部分学生对摄影比较感兴趣,校园里面一年四季有
花开,但大部分学生对花卉摄影的知识了解得不是太多,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更用心地观察和更专业地去发现、捕捉身边的美,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和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艺术摄影中花卉摄影的一些基本构
图、用光、背景的处理等简单知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对落选作品的研究和改善、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从中学到花卉摄影的基本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对艺术摄影作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认识到艺术摄影的本质即借景抒情,艺术摄影都是摄影者情感的一
种体现,通过对一景一物的描绘来表达一种情感,作品都有情感的升华。教学重难点:拍摄的知识和技法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教学用具:网络、多媒体课件、手机9部、实物台、背景布、各种花瓶,花卉、自制取景框、长尺等。教
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欣赏法、提问法、演示法、对比法、体验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回顾导入课题。通过展示学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展出的优秀摄影作品引出课题。二、新授:(一)艺术摄影分类对校
园文化艺术节上不同类型作品的欣赏进行分类。(二)、花卉手机摄影通过让学生欣赏评析落选作品,并对其进行改善,取景构图之后变成优秀作品,形成前后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从中得出构图方法。1、构图学生分析“落选作品一”,教师通过取景构图
使其成为优秀作品,启发学生从中得出“三分法”的构图方法。A、九宫格(黄金分割法则,三分法),是一种经典的构图形式。学生分析“落选作品二”,取景构图前后的对比,巩固加深知识。B、线条构图学生分析“落选作品三”,并参与体验通过取景构图改善作品,从中总结出第二种构图方法“对
角线”。对角线:花枝斜放显得优雅自然,有一种伸长延展之势。取景时要有点角度,虚实结合,使画面具有空间感。让学生欣赏分析用名家的作品由“对角线”过渡到“垂线”。垂线:垂线构图有一种向上生长的感觉,构图的时候
要注意疏密结合。通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连线题,知识检验承上启下。放射线:由花心向周围蓬勃生长的动感,体现了花儿的生命力之美。中心螺旋线:突出中心点,体现花儿含苞待放、生命无穷的魅力!曲线:优美而富于节奏,蜿蜒曲折、欲拒还迎的娇羞感!线条构图要注意线条疏密结合,适当留白。2、光的运用让
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思考进行分析。通过逆光的方向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出各种方向的光线及其效果。让学生用手势表现出每一种光的方向,欣赏体验。逆光:以光造型,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花瓣的纹理,体现花儿的娇艳,烘托气氛。侧
光:明暗清晰,形成立体感。顶光:层次感强,花儿突出。顺光:颜色鲜艳,但是没有反差,画面平淡。散射光:受光均匀,明暗过渡自然。雨后的散光拍摄:花色鲜艳,最娇美。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光线。3、背景的处理分析“落选作品四”,同一
主题不同背景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总结。A、人工布置的背景:B、自然条件下的背景选择:三、课堂练习:通过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拍摄练习,让学生亲身体会,灵活运用。学生拍摄、通过网络上传,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为本课的高潮部分、教师总结。四、拓展:通过继续回顾校园优秀摄
影作品以及老师自己摄影的亲身体会拓展升华,艺术摄影借景抒情,点题。五、本课小结:好的艺术摄影作品,都是借自然中一景一物的“描绘”,来表现当时当刻的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作品中只有融入了情感才更有生命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
摄影当中能够用心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是运用知识技巧和方法,更能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思想与情感,这样才能创造出更能打动人的作品。六、板书设计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讲花卉摄影的构图、光线的运用、背景的处理三个方
面的基本知识,如果直接的讲授会显得枯燥,所以我选择了这种设计思路,即借对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回顾(学生参与率高、关注度比较高、校园影响力比较大、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欣赏、参与和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贯穿了整个课堂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投入,很积极。摄影课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
种视觉艺术和技术,要通过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感染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时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素材,欣赏了很多世界名家的作品(除了研究教材里面的各位摄影师的作品,我还查阅了爱德华.韦斯顿、Markjohnson、Magdaindigo、Hughturvey、等
几十位中外摄影师的作品)体验了他们拍摄的艺术特点和作品创意、审美感受和艺术追求;我也用来大量时间去了植物园和一些大型庄园进行了花卉的拍摄,收集素材,再研究和总结;在学校师生中也进行了摄影知识的调查,收集了师生平时的大量摄影作品进行研究总结。我用的每一张素材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
的,使课件每一个画面视觉效果强烈,还加入了各种动画效果和音乐渲染气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通过知识的学习后,学生收获很大,在课堂练习的环节中,短短几分钟的拍摄,同学们就拍出来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给我非常多的惊喜。在以后的拍摄实践中要多鼓励学生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灵活运用知识,可以制造出很多意外效果,拍出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一环节的网络上传到大屏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前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课前就要打开建好的QQ群,保持网络通畅。学生平时上课是不能带手机的,所以老师课前要准备9
部能够拍照的手机,每组三部,让同学们轮流拍摄,讨论后上传。接下来要上的一节课如果能在室外进行,边拍边讲那就比较好了。摄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里面知识广、技法多,审美情趣涵盖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全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是一种考验,在以后的教学
中要多加研究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摄影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