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八课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教学设计2-人美版.doc,共(5)页,1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学科美术年级高二课程名称清丽流便洒脱自然第八课行书知识与赏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教材分析本课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书法》清丽流便洒脱自然第八课《行书知识与赏析》。在教学内容上,上承第七课《楷书书写指导》,下启第九课《行书书写指导》,所以本课教学尤为重要的
是,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初步了解行书的基础知识与赏析行书名作、进而对行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第九课《行书书写指导》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包含了什么是行书、行书发展的一般历史、历史上不同时期行书代表性书家及作品。通过赏析大量经典作品图
片,期望学生对行书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则偏重于行书基本特征的把握以及行书经典作品的赏析。要求学生能够从行书的点画、结构和章法等方面欣赏行书作品,同时,引领学生体验行书书写的灵活、自如与快捷的优势,这些可看作是这一部分行书知识在实践上的检验。学情分析高二
学生已经具备书法的基础知识与书写的基本功底,对楷书书写的点画、结字和章法等基础知识均以了解,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本课赏析的三件行书名作《兰亭序》、《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对于学生都有了解的契合点:《兰亭序》是高一《语文》教材
内容,《祭侄文稿》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黄州寒食诗帖》的作者苏轼,高二学生均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大多使用规范汉字书写,对行书了解相对较少,如何欣赏行书名作这是教学当中的重点。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对行书知识的了解及学习行书的热情。设计理念基于对上
述教材内容和学情的深入分析,结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通过教师的书写示范与学生的书写体验,感悟行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特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与数字化教学设备,采用希沃教学白板与实物展台,引领学生掌握行书知识与赏析,将古老的书法艺术与现代化数字教学设备完美结合。本课坚持如下教学设计:1、
在目标上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2、从教学内容上除了从书法艺术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方面,还结合书作的历史背景和书家的生平经历等,引领学生体会赏析经典行书名作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3、从教学方法上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观看视频、尝试感悟、书写体验师生交流等
引领学生感知、领悟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与数字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进行现代化的课堂教学。4、重视学生通过观察、感悟、体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和自我感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行书的基本知识,了解行书代表性书家及作品,初步培养学生赏析经典行书名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
视频导课,作品对比探究,课堂实践体验、教师书写示范、分组讨论赏析等形式使学生掌握行书知识和赏析的方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通过行书知识和赏析,感悟经典行书名作蕴含的书法艺术要义——书家的人格精神,对学生在学习、修养及人生等方面的启迪,激发学生对行书学习
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传授行书的基础知识,同时了解行书发展的一般历史,培养学生欣赏行书经典作品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行书书写的兴趣。2、教学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行书的一般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赏析经典行书名作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逐步要
运用于行书欣赏实践之中,让学生正真了解行书“清丽流便、洒脱自然”的特点。教学多媒体资源运用1、希沃教学白板;2、希沃实物展台(师生书写展示);3、视频资源;(导课)4、音频资源;(配合教师书写示范)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毛边纸、砚台、笔洗、书画毡。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目的环节一导课——《清丽流变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机器人写书法》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使用了网络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兴趣环节二行书的定义
1.提问:什么是行书?出示动态图片《行书的书写》2.图片对比:楷书、行书、草书3.讲述行书的定义1.观察、思考2.观察发现不同3.聆听1.使用了西沃橡皮擦2.使用图层隐藏1.感受如何书写行书2.通过对比得出行书的定义3.明确行书的定义环节三行书的发展
1.提问:请说出古今著名的行书大家?2.行书发展简述1.思考并回答2.图片展示:2.西沃图层遮挡1.承上:上承行书的发展2.启下:下启到行书名作赏析环节四名作赏析一.《兰亭序》二.《祭侄文稿》三.《黄州寒食诗帖》1.出示行书作品《兰亭序》图片,请同学们运用上
一节课楷书的知识分组尝试赏析。2.课堂练习:通过《兰亭序》的赏析,分析行书的基本特征。3.教师展示行书章法的基本特征1.出示行书作品《祭侄文稿》图片,并与《兰亭序》对比2.提问:《祭侄文稿》的书写背景3.
诵读《祭侄文稿》4.指导观察《祭侄文稿》用笔、结字、章法特点5.课堂归纳:欣赏行书的方法1.课堂练习:尝试赏析苏轼的行书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出示图片。1.欣赏,思考,讨论并讲解。2.学生书写实践,感受行书的基本特
征3.学生展示行书点画、结字的基本特征1.学生观察、惊讶、不解2.学生思考并回答3.聆听并了解书家的内心情感4.明白《祭侄文稿》糟乱、涂抹的原因5.思考并回答1.学生书写体验、讨论。1.学生运用西沃软件画笔、放大镜等2.运
用文房四宝3.实物展台、音响1.图片3西沃超链接动态图片《黄河奔涌》5.字幕1.考察学生对上一节课楷书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从书法艺术三要素中感悟3.师生互动现场展示,激发学生对行书书写的热情。1激起学生的疑惑2.引导学生从书作的历史背景进行赏析3
.激发学生体会书家书写时的情感4.指导学生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的人格精神5.指导学生掌握行书赏析的方法1.巩固学会的赏析行书的方法2.请学生展示3.指导观察书作特点4.提问:为什么诗境与书法形成反差?2.学生朗诵《黄州寒食诗帖》3.学生发现并回答4.学生思考回答3.放大
镜2体会诗境3观察书法特点4引导学生体会《黄州寒食诗帖》的艺术特色及体现出的人格精神环节五课堂小结及拓展1.提问:通过以上行书名作的赏析,谈谈你的收获。2.请学生小结3.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书法艺术的精髓4.总结1.学生分组体验、讨论。2.学生陈述3.学生感悟4.跟随教师吟诵
1.运用文房四宝1.引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梳理与深层理解。2.课堂小结3.感悟书法艺术的特点及深层的人格精神4.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远大理想。环节六课后探究布置练习:请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整理行书的发展并加以赏析。聆听、记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环节
七结束语教师展示书写的行书书作欣赏书法作品师生共勉,传承与弘扬书法艺术自我反思教学是否达到预计目标本课教学基本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完备,内容充实饱满,而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能够通过学习引领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优点:1、教师教学情感饱
满,能够通过语言的叙述创设情景。例如:同学们看不懂《祭侄文稿》,教师通过诵读将同学们带到悲痛、愤恨的气氛当中,达到对书作的理解。2、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例如:由《兰亭序》到《祭侄文稿》之间,巧妙引用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的喜爱及推
崇引出颜真卿„„在自然的过渡中穿插了历史人物与典故,拓展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形式多样活泼,例如:学生观看教师临摹的《兰亭序》、在实物展台上书写展示、师生讨论交流等,课堂节奏富有变化。4、将传统的书法艺术与现代化
教学设备完美结合,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传承中华文明——书法艺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什么不足或遗憾1、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环节无法展开,例如《黄州寒食诗帖》做了简略处理,没有像前两件作品那
样从用笔、结字、章法上讲解。2、在现代化数字教学方面,学生展示的环节只有两处,应该在设计一个环节。板书设计行书知识与赏析1、行书的定义2、行书的发展3、行书名作赏析4、行书的基本特征5、赏析书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