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导学案1-人教版.docx,共(4)页,30.78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授课日期课时数1课型新授课题第四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讲清楚佛教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等在石窟中的布局,相互关
系,体现的宗教意义。教学难点莫高窟壁画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表现手法以及对宗教美术的理解。教学资源PPT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案例法、提问、引导板书设计第四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本生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
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教后记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含课外作业)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东汉末年,宣传“忍让、极乐世界”的佛教传入中国,这不仅是教义
和思想的传入,更夹带着宣传的工具—佛寺、石窟、绘画。这里我们只选具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鉴赏。二.讲授新课:(35分钟)(一)敦煌艺术以莫高窟的壁画最为代表性,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壁画,包含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各类艺术风格,而
且各个时代作品风格鲜明,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重要材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因为莫高窟壁画描绘的都是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是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下面我们根据壁画的题材简单的分成两类,一类是本生故事,所谓本生故事就是描绘释迦
牟尼(佛教创始人)前生和本生的故事。二类是经变故事,就是根据佛经内容绘画出的作品。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有许多个前世,有的是贵族、国王、太子,有的是猴、鹿、象等动物,无论人还是动物都有慈悲之心,乐善好施,许多
公德积累起来,使得他最后能够成为一位大圣人。下面以故事的形式简单介绍一下释迦牟尼的一生。出生于印度皇室,大家对敦煌的了解有哪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提问:释迦摩尼是谁?释迦摩尼生九色鹿王本生故事(连环展开式构图、平涂、线条和色彩相互重叠)夜半逾城故事尸毗王鹰口救鸽:身体以铅白
为底,在脸颊、胸腹的肌肤凸凹处和轮廓边缘染上染上较深的色彩以突出立体感,表现物像的立体结构,另外其他人物大多用线勾勒出线条表示这些人物的身形走势。画法采用了西方的“凸凹法”的立体结构观念,可见这件作品尚未受到中原的那种描绘平面性为主的画法影响。萨锤太子跳崖喂虎狩
猎图反弹琵琶西方净土变:色彩绚烂的佛国形象,是宗教根据《无量寿经》内容,为信徒们构想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总结:1、敦煌壁画最多题材的本生故事均给观众一种悲剧式的震撼,我们在大悲哀、大痛苦后,都会不由
自主的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的伟大、崇高所折服。2、绘画风格,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突出,早期色彩,不守成规,大胆变色,画面装饰味浓,有大量的平介绍1、请一名学生
分析西方净土变画面2、体验壁画线条线条运用,画面丰富又统一。线条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二)永乐宫壁画意义及欣赏,比较和佛教壁画有什么不同?根据时间调整三.课堂总结:(3分钟)本节课我们主要以故事的形式欣赏、分析了部分佛教壁画和
道教壁画。总结壁画的意义:是中国伟大的“艺术热情时代”,使中国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束缚,驰骋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线条、色彩、形象,无一不飞动奔放,有生气。也使佛教在中国更好的传播开。四、作业布置:(2分钟)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地区有没有古代的寺庙或道观。其中有无壁画,画了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