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九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素材1-人教版.doc,共(2)页,27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民间美术素材1、王玉玺男,汉族,1975年生,肢体残疾,民间工艺师,黑龙江省龙江县人。现龙江县新月民艺研创室主任,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受母亲熏陶尤善剪纸,2000年50米剪纸力作《中华世纪百龙图》获全国“文华杯”跨世纪特别创作奖。2005全国剪纸作品大赛中,作品红楼梦之
《晴雯撕扇》荣获铜奖,全力剪刻《56个民族56朵花》“2008奥运长卷”剪纸作品,献礼北京奥运会。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艺人奖”。2、海伦剪纸:海伦剪纸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地方文化品牌。1993年,
海伦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称号。《满族婚俗图》、《鄂伦春风情》、《金陵十二钗》等264幅作品,4次参加国家级展出,3000多幅作品赴30几个国家和地区展销,138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民族文化宫收藏。2001年,省美术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了文化馆创作
的《京剧剪纸脸谱》创下了海伦剪纸四个之最。3、兰西挂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可以称之为独具特色的,是兰西艺术精品品牌。4、达斡尔族民间剪纸:经常被用做墙、窗、柜上的装饰。多取材于林区伐木、大兴安岭的动物,以及少数民族耕种、打猎、捕鱼、采柳蒿芽、打曲棍
球、荡秋千都在作品中都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5、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
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人们对门神的普遍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逢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中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进言:“派大将守门,必能驱鬼。”大将秦叔宝、尉迟恭自告奋勇全副披挂,一人持剑,一人持鞭,站立宫门两边,
彻夜守护,太宗的病果然痊愈。太宗大喜,但想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策,便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人仿效画于纸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民间画工的艺术加工,秦叔宝、尉迟恭、关羽、魏延、托塔天王、赵公元帅等威武将军逐渐演变为年画“门神”。6、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民间
美术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民俗传说和民俗活动的要求。比如人生礼仪是人一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的民间习俗。在孩子满月、百日、周岁等,有些地方外婆要给孩子赠送亲手缝制的虎枕、虎帽、虎鞋
和五毒围涎等,亲友们要赠送棉花。在婚礼上,各民族姑娘要为自己的婚礼制作各民族规定的工艺品。比如给自己织、绣衣裙,给未婚夫绣鞋垫、钱包、烟荷包等。民俗文化也离不开民间美术,许多民俗活动都通过民间美术增加了色彩和情趣。
7、民间美术的意义:民间美术作为劳动人民群体的创造在民间世代相传,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遵循着自身发展的规律生生不息。在我国农村稳固的社会文化结构中,构筑着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华
民族的本源文化基因。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8、四大名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粤绣"和江苏"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
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湘绣: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
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蜀绣也称"川绣,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
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虚实得体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粤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其特色有:一是用线多
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9、潍坊风筝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用竹子扎制骨
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种类有软翅类,硬翅类,龙头串式类,板子类和立体桶子类等。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风筝是潍坊
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