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PPT课件4-人教版.ppt,共(62)页,10.38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2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学科:美术—美术鉴赏版本:人教版《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描述埃及工匠制作狮身人面像的场景这幅美术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有没有艺术家留下的痕迹?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前1400)从以上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许多美术作品并没有留下具体的创作者信息。这段无名作品的历史,也反映出当时从事艺术创造者社会地位的低微。美术家:是工匠是卑陋的行当,被支配、奴役,无独立人格和尊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如乔托、达芬奇、丢勒等,美术家的地位才发生变化,慢慢受到人们尊重。人们把美术家视为观念、情感的
探索者,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
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13岁时自画像22岁时自画像思考:通过下面文字在别人眼中这位画家是个什么形象?阿尔布列希特·丢勒(1471—1528)北欧
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画家,当时欧洲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他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和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德国艺术的发展。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是画家,又是雕刻家、建筑家、艺术理论家。丢勒和意大
利的达·芬奇一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第一位革命者27岁《戴手套的自画像》在丢勒的这些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出有哪些共同之处呢?(姿势神情)手势神态动作侧面像署名用神的化身来维护自己作为美术
家的尊严思考:1看到这幅画你会联想到谁?2画家为何要这样表现自己29岁《1500自画像》角色定位:个人定位:神自画像的第一个特点: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伦勃朗伦勃朗简介: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年-1669年)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
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被称为“文明的先知”。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
描,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记录了自己戏剧化的一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这三幅作品是伦勃朗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自画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1626年20岁第(12)小组讨论:伦勃朗早期的自画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
?1635年29岁第(34)小组讨论:伦勃朗中期的自画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1660年54岁第(56)小组讨论:伦勃朗晚期的自画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这三幅作品是伦勃朗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自画
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1626年20岁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画家年轻的脸庞看上去架赘不驯"蓬松零乱的头发如同毛线球般附和着,茂盛而饱满,如同一个羽翼丰满的雏鹰正准备豪气壮志地到浩瀚的蓝天中一
展他羽翼的锋芒"但是正是这意气蓬发的年龄,却在自画像上用如此之多的阴影,观者看不到他的眼睛,却能感受到画家的目光"有希望,坚定,沉着,也有迷茫,忧郁,或许此时的伦勃朗正思考着未来的方向"1635年29岁新婚春风得意《画家和他的妻子莎士基亚》中,伦勃朗把自己打扮成古
代的贵族,他带着毛边的绒帽,斜跨着宝剑,左手搂着美貌的妻子,右手高举酒杯,脸正朝着观众,春风得意,留出小胡子的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用说,17世纪30年代正是伦勃朗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时刻,这些鲜亮的服饰和丰富的色彩,已经将画面的阴影掩盖在欢乐的气氛中,这时的伦勃
朗已经是一个事业的成功者,一个有着伟大前程的俊才。色彩与光影在相互交织中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的欢乐气氛。1660年54岁作品中人物眼神平淡,但是面容都显憔悴,身子稍侧,脸部都朝前方"前者手持调色盘和画杖,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小毡帽,俨然暗示着
他的身份,一名画家,眼睛平视前方,或许这就是画家在绘画时的一个自然状态"后者画家手中一些带有希伯来文字的黄色书稿,身间藏有一把精致的短刀,头上依然有他喜爱的装饰,一条黄白相间的头巾裹在了头顶,两边斑白的头发被驯服在这条厚厚的头巾下,很多人猜测这幅作品中伦勃朗将自己装扮成圣保罗,眼
神中充满了无谓的态度,也许这正是一位在冥思精神!道德!社会问题而思考的思想家"《夜巡》1942年由于《夜巡》所引起的纠纷使得他的声誉一落千丈,同年六月妻子去世,因此遭受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1660年54岁作品中人物眼神平淡,但是面容都显憔悴,身子稍侧,脸部都朝前方"前者手持调色盘和画杖,头上
戴着一个白色的小毡帽,俨然暗示着他的身份,一名画家,眼睛平视前方,或许这就是画家在绘画时的一个自然状态"后者画家手中一些带有希伯来文字的黄色书稿,身间藏有一把精致的短刀,头上依然有他喜爱的装饰,一条黄白相间的头巾裹在了头顶,两边斑白的头发被驯服在这条厚厚的头
巾下,很多人猜测这幅作品中伦勃朗将自己装扮成圣保罗,眼神中充满了无谓的态度,也许这正是一位在冥思精神!道德!社会问题而思考的思想家"孜然一身苍老哀愁1665年59岁颓败的老年伦勃朗的第二任妻子和儿子相继去世,精神上遭受重创!自主探究:小组
讨论:这三幅作品是伦勃朗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自画像,你能发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上有哪些不同吗?的青年——的壮年——的老年风采成功颓败浓缩的人生自画像第二个特点:浓缩的人生风采的青年——成功的壮年——颓败的老年1、他是谁?2、结合历史知识你眼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宋徽宗赵佶思考与讨论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北宋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
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赵佶自创的“瘦金体”赵佶的书法,秀美雅致、舒畅洒脱,这种书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至今没人能够超越。“书画皇帝”宋徽宗
瑞鹤图宋徽宗自己眼里他是为什么样的人呢?1、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2、广泛搜集历代文物,组织编撰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3、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
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4、宋徽宗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为后世留下许多传世名作。5、宋徽宗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夹《听琴图》宋徽宗自己眼里他是为什么样的人呢?《听琴图》画中主人公,居中危坐
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着头,双手置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手持扇按膝,那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他旁边,站
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公,正在用心细听,但心情却比较单纯。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幅画的背景和道具处理得十分简练,主人公背后,画松树一株,女萝攀附,枝叶扶疏,亭亭如盖。松下有竹数竿,苍翠欲滴,折旋向背,摇曳多姿。道
具除琴案外,这是一个高级的园庭,但却经过了作者精心剪裁。所有布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围绕着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个画面的气氛,仿佛使人觉得,在这静谧之中,有一阵阵的琴声,混合着微风吹动松枝竹叶之声,从画中传出
。自画像第三个特点:场景中的自我自画像的特点:一.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二.浓缩的人生三.场景中的自我课堂小结:自画像是艺术家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自画像的出现,可以说是艺术家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在历史上,有很多艺术家都创作过自画像,
这些作品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种瞬间形象的记录,但是实际上,它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的浓缩。画家被奴役的工匠(无名)→自我认同与画传(留名)→传承历史美化生活(受尊重)请你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练习:要求:画面线条简洁、有创意,能表达自
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强调自己最典型的特征,不要求“很像”,可以配合文字)老师自画像学生眼中的老师,米开朗基罗的唯一的自画像摩西雕像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德拉克洛瓦自画像《自由引导人民》马蒂斯自画像中国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徐悲鸿。作品融中西
之长,有着传奇人生的中国女画家、雕塑家潘玉良。中国讽刺漫画大师、文化界的将军丁聪。中国当代画家,女性主义代表人物喻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者,伟大的达·芬奇,在自画像中透出了他的睿智。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生活充满苦难
,美丽而坚强的“墨西哥之花”弗里达·卡罗。美貌与才华兼备的俄罗斯女画家齐内达。《宫娥》维拉《宫娥》委拉斯贵支思考题:1、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画面上的?2、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业的看法?画家眼中的自己小公主国王和皇后小公主宫娥维拉斯贵支《宫娥》维拉斯贵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