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 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教学设计1-人教版

DOC
  • 阅读 4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95.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 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教学设计1-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 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教学设计1-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 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共(4)页,9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1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感受西方抽象绘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中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中的抽象绘画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学生对抽象绘画的需求自己编写而成。抽象绘画部分是美术鉴赏中最难的部分,因为作品表现方式独特,内容难以理解,它与写实、

写意的绘画作品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绘画鉴赏不可缺少的部分。二.学生需求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求知欲,特别是难以看懂的抽象画就更希望去了解。同时抽象绘画从心理学角度讲是画家对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学生也可借助抽象绘画的形式进行适当减压。三.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西方抽象绘画的感受,了解其代表人物,理解其作品特点。技能目标:能欣赏、理解部分西方抽象绘画,并能用抽象绘画的语言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情感目标:尊重多元化艺术,提高对抽象画的理解,通过抽象画语言对自己情绪做适当的表达,特别是对负面情绪做一种宣泄和心理减压

。四.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抽象绘画,从而理解抽象绘画。五.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绘画的理解。六.教学过程解决难点教学:先通过写实作品与抽象绘画比较,再引导学生从音乐感受中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欣赏。最后自己动手,通过创作一幅抽象画来体会其特点。

这就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感受体会抽象绘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导入对比两幅作品《金色的秋天》和《红黄蓝》从表现方式、色彩、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从欣赏具象绘画过渡到欣赏抽象绘画,由对抽象画看不太懂,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欣赏抽象绘画。教学过程老

师介绍抽象画产生的背景、原因及代表人物。了解知识点为下一步欣赏做知识准备蒙德里安生平介绍及作品介绍,重点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提问:根据画面能否感听一段爵士乐并欣赏抽象画《百老汇的爵士乐》,同时思考问题。讨论后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抽象艺术语言—音乐,来理解抽象绘画作品,达到艺术共鸣,同

时理解蒙的作品特点。2受与爵士乐有关的韵律、节奏、气氛等。老师点评总结对《百老汇的爵士乐》充分理解:爵士乐的特点,百老汇的特征。由理解的同学带动不理解的同学达到共同理解,初步感受抽象绘画。康定斯基生平介绍及作品特点赏析并感受:作品是“看得见的音乐”对比蒙的作品,发现康的特点,进一步对抽象画理解波洛

克生平介绍及作品特点感受泼、洒等独特的技法,体会对情感的表达发现抽象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强调情感的表达,对抽象画达到更全面的理解请同学们用抽象绘画的语言来表现几种情绪:愤怒、紧张、喜悦、忧郁积极动手,运用现有工具:铅笔、圆珠笔、钢笔、彩色粉笔等进行创作,

也可用到滴、吹等不同方式进行创作。动手体验,直观感受抽象画创作,深入理解大师创作的抽象画。激发兴趣。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教师展示学生创作作品,指导学生欣赏,鼓励学生点评,老师再作评价。学生互评、自评作品多角度评价体制让学生在自己参与中学习。小结:欣赏抽象绘画仿佛借助

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翱翔充分体验和感受了抽象绘画总结其特点教学中达到多方式学习、欣赏,多学科联系、理解,运用欣赏、评价、实践等多手段感受抽象绘画。七、教学方法与学法1.采用提问—欣赏—分析—创作—评价的教学过程。

2.提问式导入教学内容。通过作品各自的特点引入抽象绘画。让学生从知识结构上循序渐进。3.欣赏分析:采用音乐欣赏让学生找到创作的共同点。更好的体会抽象绘画作品在表达这一主题时的艺术语言比如颜色、线条、形体,达到艺术共鸣。4.创作作品让学生分组合作式,运用现有工具:铅笔、圆珠笔、钢笔、彩色粉笔等

进行创作,也可用到滴、吹等不同方式进行创作。学生在分组创作中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5.评价:先让学生互评,再由学生自评,最后老师再评。三段式的评价过程。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体会抽象画的艺术语言。6.学生学法:在回答《百

老汇的爵士乐》中采用独立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借助音乐来理解抽象绘画。在创作中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共同完成抽象绘画作品。作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合作协作的能力。八。教学反思:3本课是以推进新课改为目标的一堂实践课、研究课。教材内容是人

教版《20世纪绘画》中选取抽象画部分进行编排的。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有了解抽象绘画的迫切愿望,他们对抽象绘画充满了好奇,但却苦于不能理解、看不懂这些“古怪”的作品。其次抽象绘画创作具有情感宣泄的作用,高中生需要适当的减压,而绘画恰好是抒情达意的最

佳手段,特别是抽象绘画,更是以其直抒心臆、自成章法而成为表现情感的最佳选择。但众所周知,该课在美术欣赏中难度最大,怎样做到在短短的一节课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抽象画,并尝试表现自我思想情感这是本课中对师生提出的最大挑战。在准备该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力求做

到全面又有代表性,最终从众多的艺术家中精选出了三位极具代表性的抽象画代表人物。但是由于知识太过于专业,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到网络时代的资源不是丰富而是匮乏,想要的东西是那么难寻,更不必说其质量。这也让我认识到怎样挖掘课堂资

源,怎样根据学生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下对教师能力的考验;而怎样利用网络这一大众平台,使其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也成为了新时代老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在设计该课时,如何突破教学难点让人煞费苦心,经过比较和筛

选最终我选择了蒙德里安及他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作为该课的切入点,通过音乐架起抽象艺术的桥梁,艺术是相通的,学生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中慢慢走近抽象绘画艺术。但在选取音乐时也让我倍感困惑:到底让学生欣赏哪首爵士乐才能产生与画面相同的情感。蒙德里安当年是听了哪位

爵士乐大师的音乐才有了这幅作品,还是对所有当时爵士乐风格的感受呢?我请教了几位音乐老师,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哪种乐曲更适合作品的欣赏。我有没有曲解当年大师的意思呢?这段音乐的截取合适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蒙特里安。教学中学生才是主角,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更强调个性化学生,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老师必须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

大师的心灵对话,这才是每个老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在实施该课时,最后部分让学生根据词语创作抽象画也是经过反复斟酌、多次修改才确定下来的。因为仅仅根据几个词来运用抽象的绘画语言表现情感,这无异于是一次挑战,这既要考虑到学生对抽象绘画了解的水

平,又要是自己熟悉的已有体验,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工具条件下完成,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地利用学生作业本纸和课堂用的彩色粉笔来完成作品,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我认为,这虽是一堂实践课、研究课,但更应当是一堂常态课而不是表演课,也应当是一堂可复制的课

。如果在实施课改后,有了更好的教学条件,更专业的创作工具,我相信,那时的绘画效果将能更好的传达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这堂新课改美术课通过有意识的预设,体现了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标精神。同时在借助音乐手段来辅助教学时让我想到老师应该更多的构建

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以联系的思维来学习,让学到的知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正如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

,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我4衷心感谢对这堂课提供宝贵意见与技术支持的领导和同事,同时希望借助课改的春风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获得更多的价值体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