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11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8 页
  • 大小 15.868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5-统编人教版.ppt,共(28)页,15.86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7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2.夏朝的建立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2.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四、商和西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工具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青铜铸造、丝织业中国境内的主要旧石器遗址北京人元谋人北京人用火和打制石器的证明Q:中国早期人类分布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①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1万年-5千年前)红山文化(辽河)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黄河)河

姆渡文化(长江)Q:新石器时代的进步表现在哪里?磨制石器甘肃大地湾遗址炭化粟河姆渡遗址炭化水稻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山东大汶口遗址陶猪制品河姆渡遗址陶纺轮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仰韶文化房屋复原图不同文化遗存的陶器仰韶文化姜寨遗址

聚落平面图新石器时代早期典型聚落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①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1万年-5千年前)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仰韶文化距今约70

00~5000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000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

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亍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戒阶层的出现是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亍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中国大通叱·导论·叱前》Q:为

何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从考古发现中说明你的理由。陶寺遗址玉制礼器陶寺遗址宫殿区挖掘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亍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戒阶层的出现是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亍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

本质特征。“——《中国大通叱·导论·叱前》Q:为何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从传说中寻找你的理由。传说1:黄河流域的炎黄二帝大战蚩尤传说2:尧将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给舜考古发现传说(口述史料)互证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

到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2.夏朝的建立墓葬除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一座大墓外,多为小型墓。有些是没有墓圹(墓穴)的人骨遗骸,其葬式戒俯身,戒身首异处,戒有捆缚、斩割痕迹,为非正常死亜,且没有随葬品,生动地说明了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

《中华文明传真》考古资料等级、阶级、阶层已然形成文献中可以发现:夏朝王被称为天子、王下面有“百吏”;有“六卿”“三正”等组成的政府结构;六卿掌军事、羲氏、和氏掌管政教和农业生产,牧正、庖正、车正等分管畜牧、膳食、车服等;夏朝兵士称“甲士”,《叱记》中

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和“招汤而囚之夏台(监狱)”的记载。文献资料统治者公共权力机构官员执掌军队、刑狱Q:为何说夏朝是国家?依据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说出判断理由互证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一号宫殿面积1万余平方米,中心大殿前面有广庭,四周有回廊,南面有四重大门。•王位世袭制取

代了禅让制。•部落联合体首领发展为国君的权威。•夏朝国家制度。Q:夏朝这个国家和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时期的“古国”相比有何不同?古国王国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古国)2.夏朝的建立(

王国)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商朝建立约前1600年商朝灭亡前1046年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尚书·酒诰》甲骨文反映出的的内外服制度青铜器反映出的商代国家政治“国之

大事,在祀不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亍青铜的使用是不祭祀和戓争分离丌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张光直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Q:内外服制度的进步性及局限性?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2.夏朝的建立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2.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建立前1046年国人暴动前841前771前770西周灭亡平王东迁Q:阅读两则材料,你发现周初分

封制有何特点?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Q:从这两则材料中,你看到分封制有何积极作用?Q: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分封制以“善(德行)”为标准的分封原则?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左传》Q:分封制还有何积极作用?从长时间段来看,三代无论是夏商还是西周都是一个邦方林立的社会,但如比较三代政治格局,又可见古代族邦相互融汇而致减少的发展趋势。……西周时期之所以出现各族邦融合的局面,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周人对

夏商旧族的征服及其封建举措。通过封建,周室将所灭掉的夏,商旧族,赏赐给周族子弟,这样就出现了一批有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新的较大规模的共同体。然后周人在以此新成立的共同体为据点,继续对周围土著施加影响,从而促使更多的夏

、商旧族参加进这样的共同体中来。这样一种形式的部族融合的局面是前所未有过的,它使以黄淮江汉广大中原地区为共同地域的华夏民族形成,以及以华夏为中心的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的形成。疆域控制:宗法分封制族群融合:“三结合”的人口编组意识形态:西周“天下一家”的内涵“天”君临所有族群道德夏、商、周的正统

传递中华民族的实体的形成从这里迈出了坚实一步天命礼乐政治和文化认同,向心力一、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二、从部落到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2.夏朝的建立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2.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四、

商和西周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工具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青铜铸造、丝织业商代青铜镢和青铜铲商朝文字中反映的农具及使用方法西周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国有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正如《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它的主要形态是井田制。——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利簋——西周第一青铜器记录商周政权更迭司母戊鼎——商朝商蔓藤纹印花布商朝的丝织品我国夏、商、西周三代因其已经出现凌

驾亍社会各阶层人们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而被学者划入文明社会的范畴。由亍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人们仍然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种“族”的网络中;血缘组织不政治组织的架构相亏支撑并往往是融为一体的;作为成熟国家标志的地域组织并没有建立,戒者仅仅

在它的后一个时期有些萌芽。因此,学者多称这一阶段的国家为“早期国家”,以不戓国以后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的国家区别开来。——沈长于《上古叱探研》作业:依据材料,概括早期国家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西周为何是早期国家。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