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10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4.5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共(4)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6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运用时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引用,使学生能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研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通过唯物史观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正确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发展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时空定位和图片史料的运用,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

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此要倍加珍惜。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用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的重要意义2、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教学方法材料解析法、合作探究法、情景体验法教学设计教

学过程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辛亥革命》60秒预告片导入概念解释:狭义辛亥革命与广义辛亥革命一、山雨欲来(背景篇)展示材料: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北京。令奕劻

、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阅读材料:材料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材料一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

政”上谕。主要有编练新军、鼓励工商、兴建学堂、整顿吏治等内容„.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旧人教《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1895年——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材料三:图片兴中

会誓词、同盟会成立通过设置情景,用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通过几则材料的设置,一方面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材料四:三民主义书影【合

作探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第二篇章霹雳春潮(过程篇)给出六张顺序错乱的图片和照片,请同学们排序①湖北军政府成立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③武昌首义④清帝退位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⑥临时约法颁布

再通过地图将历史事件的进行空间呈现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史料研习:材

料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原则?据此说明《临时约法》的性质?史学争鸣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伦敦《泰晤士报》社论辛亥革

命“基本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是“政体的变革”。——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

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唐德刚问题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应如何评价?材料一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材料二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

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并通过地图再次强化武昌、南京、北京在这一阶段的坐标城市通过史学争鸣让学生们认识到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多角度,同时也认识到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会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

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结束语:辛亥革命成功的仓促,到手的乃是一场不彻底的胜利。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后来无产阶级继续奋斗,发起新民主主义革命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

而成的,这种敢于牺牲自我、用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课后反思本节课从设计上充分体现“时空概念”,渗透核心素养,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历史史料,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

一些不足,比如引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学生参于的时间比较有限,教师说的有点多,比如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的处理上不充分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