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共(6)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6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
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重点:1.了解清初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了解清初经略边疆的史实,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3.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难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本学期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关于盛世下暗含的危机,学生知
之不多,且并未形成全球史观的系统知识,要注意引导。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专题《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二课,上承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作为中国古代发展的新的至高点而备受推崇;
下启中2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而暗含危机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练习法板书设计:
第14课清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清前中期的鼎盛(一)康乾盛世(二)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疆域的奠定二、危机鼎盛中初显(一)内部(二)外部及对策三、清前中期的世界中西对比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康熙王朝》的片头曲《向天
再借五百年》后,提问:为什么康熙皇帝还想再活五百年?除了康熙皇帝有远大的抱负外,还因为在他和继任者手中做到了千百年来皇帝们所梦寐以求的事情:权利最大、领土很大,而且出现了100多年3的“康乾盛世”,但鼎盛的同时也暗藏着危机,我们今天来学习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板书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二、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这节课的课程标准和目录及“康乾盛世”,并且讲到“这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在他们统治期间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教师提问:加强君主专制有什么措施?学生回答: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二)君主专制
的加强学生活动:学生扮演王云锦、雍正、胡中藻,通过三名学生的讲述让其他同学了解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教师再播放相关幻灯片,加强印象。1.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
奏折制度。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设立军机处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集中。康熙帝为了抑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君专制设立南书房。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就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军
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43.大兴文字狱(1)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2)表现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
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③迫害知识分子,清时许多知识分子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罪名被清除或遭刑狱。(3)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过渡:在清盛世时期不但做到了权利最大,它也做到了“疆域很
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代疆域的最终确立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清前中期的疆域有多大?它为了开疆拓土又有哪些举动?我们接下来学习《疆域的奠定》。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根据学案分方位概括疆域奠定的事件和清前中期的疆域四至。1.东南版图的奠
定——台湾的收复和统一2.东北版图的奠定——签订《尼布楚条约》3.西北版图的奠定:平定蒙古与大小和卓叛乱、设立机构管理。4.西南版图的奠定: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前中期的疆域四至: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
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5过渡:康乾盛世后期清政府统治已经出现了危机,我们来看有哪些危机?教师提问:康乾盛世后期清政府有哪些危机?让学生分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回答
,如何应对外部危机?学生回答:内部危机1.人地矛盾——经济危机2.专制腐败——政治危机3.军备废弛——军事危机4.起义频发——社会危机外部危机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政府应对政策:闭关锁国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解释闭关锁国,并提问闭关锁国的
影响?学生回答:影响:(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教师:清前中期的世界是什么样
的?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政治: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向民主政治。经济:资本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思想:启蒙运动,宣传平等、自由、科学等思想。外交:列强不断殖民扩张2.清中前期中国与西方对比6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加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
经济,工业革命思想: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毁书。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印书。教师:通过比较中国焉能不落后?近代焉能不挨打?三、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清帝国也曾经有耀眼的的辉煌,当西方文明的号角吹响时,它在不安中徘徊,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过“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新时代的中国会一直“向前走”,我们现在的中国繁荣昌盛,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向先进模范学习,为我们的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使我们的祖国永葆青春永远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奋斗!四、作业:14课同步练习手册(课时分层作业)五、反思1.图片史料丰富,文字史料较少。2.学生探究的问题深度不够。3.学生合作学习也做的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