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621.324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x,共(8)页,621.32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4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活动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课题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单元4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通过实验感受不同元素的特点与规律,从微观上辨析同周期、同主族

元素的特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的不同之处,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熟练掌握根据元素周期表推到元素性质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的不同的学习和理解,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2.加深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的认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之前的课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内容。教师提问:那么除了这些比较基本的规律,还有哪些规律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认真倾听老师的描述,适当时候做好笔记。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问题

进行思考。引出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来进一步探索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吧。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本节课内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新课教

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比较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师:(1)在点滴板的3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和新制的氯水,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氯水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新课讲解:比较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教师:(2)在点滴板的2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I溶液和溴水,然后向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溴水。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溴水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通过实际操作,帮

助同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思考讨论:教师:实验中所用的氯水为什么要用新制的?答案:因为氯水中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受光易分解产生氧气,最终氯水变为盐酸。思维启迪: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现象:

Cl2能从NaBr中置换出Br2,从NaI中置换出I2结论:因此Cl2的非金属性强于Br2,也强于I2现象:Br2能从NaI中置换出I2结论:因此Br2的非金属性强于I2最终结论:他们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C

l2>Br2>I2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教师:①回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记录笔记,认真倾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书写和口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

忆。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②回忆镁与冷水、热水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教师:实验中为什么要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答案:因为Mg是强氧化剂,放在空气中有MgO生成,MgO是氧化物。氧化

反应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把镁条打磨光是为了让单质镁能够以最大的面积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新课讲解:比较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教师:(2)通过MgCl2、AlCl3与NaOH的反应,比较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认真观

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思维启迪: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现象:Na能和冷水反应,Mg不能和冷水反应,只能和热水反应结论:因此Na的金属

性强于Mg现象: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化,氢氧化镁则不受影响。结论:因此Mg的金属性强于Al最终结论:他们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Na>Mg>Al思考讨论:教师:通过以前的知识和上述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课堂

达标1.填写下列空格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碱性强弱_______解析:氯、溴和碘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记录笔记,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学生自行思考,

完成课堂练习。通过书写和口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排序为:Cl2>Br2>I2,钠、镁和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Na>Mg>Al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碱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Mg(OH)2>Al(OH)3。2.下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解析:选项A中,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核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

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A的说法正确;选项B中,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核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故B的说法正确;选项C中,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核数的增大,金属晶体的金属键作用

力减弱,熔点逐渐降低,故C的说法错误;选项D中,碱金属元素中,随着碱金属的核电核数的增大,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D的说法正确。因此选C3.金属钾和金属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

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最高化合价相同解析: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钾和钠的性质相似,则说明钾和钠的结构相似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有1个电子。选项C的描述是正确的,因此选C。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

错误的是()A.氢氧化铍[Be(OH)2]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解析:选项A中,Be和Mg同主族,Mg的核电荷数大于Be,金属性比Be强,因此碱性比较:Be(OH

)2<Mg(OH)2,A项正确;选项B中,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加深,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B项正确;选项C中,Sr和Ba同主族,故SrSO4也难溶于水,C项正确;选项D中,Se的非金属性不如S强,故H2Se不如H2S稳定,

D项错误。因此选D。课堂小结氯、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Cl2>Br2>I2钠、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Na>Mg>Al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

行誊写。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