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心脏的结构》教学设计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28.000 KB
  • 2022-11-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4.心脏的结构》教学设计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4.心脏的结构》教学设计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4.心脏的结构》教学设计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4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教材分析】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管道是血管,那么运输的动力是什么呢?这是学生学习了前两节之后自然会想到的问题。鉴于此,教材接着介绍血液运输的动力泵——心脏。学生能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根据心脏的跳动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但并不知道

心脏的结勾。为了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特点有感性的认识,教材在“观察与思考”中编排了心脏结构的观察活动。观察心脏结构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其结构,还需要将结构与功能建立联系。【教学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说明心脏的功能。2.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教学重难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教学准备】哺乳动物的心脏、解剖盘、新鲜血块、心脏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观察、启发【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1.提问:人们常用哪些体征指标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2.创设情境,体验生

命的存在。将右手放在胸部左侧,感受心脏的跳动。原地跳跃30s,再次感受心脏的跳动。人们习惯用心跳和呼吸的存在作为判断人生命存在的指标。学生按要求做动作,感受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存在。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心脏跳动,体会不同之处并表达。回答问题并提出新问题。心脏的外展示猪的新鲜的心脏。在教师指

导下,兴趣小组的2/3形提示:观察外形,辨别前后。再用手捏心室壁和心房壁,比较壁的厚薄。(真实的心脏与教材上的模式图有一定差距,观察实物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学会辨别心脏的前后,并能分清心脏四腔的大致位置。心脏的结构1.教师口述解剖心脏

的方法,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打开心壁。2.教师提示:对照教材插图找到心脏的四个腔,并按教材中的讨论题的顺序观察。3.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提示学生:通过比较心脏四腔壁的厚薄,能否说出结构与功能存在什么关系?4.播放视频

片段。小结: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瓣膜相当于“单向阀门”,而心脏好像两个“泵”,分别支持着两个相互连通的循环。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完成教材第61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四人小组内交

流,互相补充并作出评。进行实物观察后,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根据视频信息对心脏的结构及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1。讨论并总结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1向。通过

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深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心脏的功能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心脏的功能。2.提问:在人的一生中,心脏真的从不休息吗?3.通过电动模型来演示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时心房和心室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心脏I是怎样“边工作边休息”的。

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学生思考归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而心脏就像一个输送血液的泵。思考回答。结合教材第62页图4-39,理解心脏是怎样工作和休息3/3即说明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的,简单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知识内容多、教学

任务重。教师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精心设置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释疑,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实物、图表、视频、模型等教学资源,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归纳形成重要概念。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