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805.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地理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doc,共(9)页,80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素养评价十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7年11月6~17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旨在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但美国却单方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据此完

成1、2题。1.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2.为积极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任务,我国采取的可行措施是()A.减缓工业化进程B.降低城市人口比重C.全面使用新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1选C,2选D。第1题,全球

气候变暖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是全世界共同的任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减缓工业化进程影响经济发展,也会缺少资金进行环境治理,不可行;降低城市人口比重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行;全面使用新能源,在我国现有

条件下也是不可行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可行。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

整体性原则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3选A,4选B。第3题,该地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实现了

废弃物的综合、有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体现。第4题,在图中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开发利用沼气,实现了物质和能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变了农业用肥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投入,因此可以排除③。下图为我国

某区域图。读图完成5、6题。5.导致图中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恶劣B.水源枯竭C.交通变迁D.商贸衰落6.图中河流流域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①发展高耗能工业②下游进行梯级开发③发展节水型农业④开发特色旅游项目A.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解析】5选B,6选C。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制约着城市的分布,图中古城所在地区沦为沙漠,所以导致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枯竭。第6题,图示河流水量较小,水能不丰富,故不能发展高耗能

工业,也不能在下游进行梯级开发,①②错。因当地水资源短缺,应发展节水型农业,③对。因流域内有古城遗址,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④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某一年,到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1990

~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完成7、8题。7.该期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8.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对的合

理措施是()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解析】7选B,8选C。第7题,由材料可知,地球生态超载日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状况,图中显示超载日日趋提前,说明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资源数

量增加,不会产生地球生态超载日现象;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减轻该现象;该现象不能表明经济下滑。第8题,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快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提前;人口合理容量是根据评估值分析得出,不能随意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资源的

消耗,缓解地球生态超载日现象;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会加剧地球生态超载日现象。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

9、10题。9.若W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水泥厂B.钢铁厂C.玻璃厂D.砖瓦厂10.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①粉尘去除率高②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③热回收利用率高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9选A,10选C。第9题,可利用粉尘为原料生产水泥。第1

0题,该生产流程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2019·韶关高一检测)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于2015年建成,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结合下面两图

,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开发哪些新能源,并指出这些能源的共同特点。(2)在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易导致何种生态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结合图乙,分析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析】第

(1)题,河西地区位于甘肃西北部,气候干旱,风力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它们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特点。第(2)题,在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需引水灌溉,如果灌溉不合理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等。所以要控制产业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第(3)题,结合图乙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答

案:(1)风能、太阳能。特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2)土地盐碱化。措施:合理控制产业规模,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流域内合理规划用水。(答案合理即可)(3)废渣、矿渣、电石渣、盐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

放,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019·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

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13题。12.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13.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解析】12选B,13选C。第12题,该流程图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处理的

是厨余垃圾,因此厨余垃圾是原料。第13题,从厨余垃圾流程图的处理流程看,厨余垃圾是原料,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发电、生产工业油脂,并产生部分废渣和杂物。废渣是生产沼气后产生的;工业油脂是提取生物油脂的产品;在生产生物油脂过程中产生有机渣,生产沼气,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废渣;有机渣

是在生产生物油脂过程中产生的。二、非选择题(共20分)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西华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地处黄河泛滥区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材料二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口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裴庄村依然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2000年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以

“河南周口:万亩桃花醉游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播出了反映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发展桃园观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闻。下图为裴庄村农业生态综合循环利用关系图。(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

生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西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20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工业排污和农业排污两方面来回答。第(2)题,从材料二的图中可看,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沼气新能源、

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第(3)题,生态农业对当地的影响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来回答。答案:(1)乡镇工业企业的盲目发展,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不合理,对土地造成污染。(2)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副多种经营模式;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

新能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3)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减轻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