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共(7)页,16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5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作者介绍•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诗现存800余首,刘诗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而富于音乐美。其律诗、绝句、古诗俱佳。•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二是散文。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意散译•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二十三年如同弃在这里安身。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今天听您唱
罢这支曲,举酒干杯长精神。阅读理解•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
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阅读理解•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慨:“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
达。阅读理解•结合标题,读读尾联的用意。•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