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76.5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7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3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班级______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上课时间1.识记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2.体会雨果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3.品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热情的赞美和辛辣的讽刺。1.感知信的内容,体会作者

感情。2.品味赞美和讽刺的语言。1.走近作者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克伦威尔》、《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2.写作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

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中国遭受空前劫难。巴特勒是这次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名法军上尉,并且参与了劫掠圆明园。在他看来:“

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回国后,他写信给雨果,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想得到一些赞美褒奖之辞,没想到,从雨果那里所得到的却是愤怒的抗议和痛斥。1.读准字音。惊骇.hài瞥.见p

iē箱箧.qiâ赃.物zāng给.予jǐ恍.若huǎng琉璃..liúlí珐琅..fàláng晨曦.xī劫.掠jiã2.解释词义。丰功伟绩: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赃物:贪

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箱箧:小箱子。资料链接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惊骇:惊慌害怕。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眼花缭(liáo)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一、读一读信的内容。1.有感情的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一封(),文中包含着作者深厚的()精神,愤怒地谴责了(),表达了对()的巨大同情。2.这封信的主体部分若分为两部分,我认为可以这样分:第一部分:2~_:赞美圆明园。第二部分:_~10:讽刺侵略者。二、品一品信的语言。3.雨果强烈的感情是通过精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请同学们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并有感情的朗读。4.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怎样理解“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明确: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三、悟一悟信的感情。6.这封信表达了雨果怎样的感情?7.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

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大胆说出你的看法!明确:答案要点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合作探究四、谈一谈信的启示。1.雨果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2.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沉重的历史,,你今后有何打算?课后反思巩固

提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