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3课《马说》习题1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9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马说》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①食之不能尽其材.()②一食或尽粟一石.()③才美不外见.()④不以千里称.()⑤其真无马邪.()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⑦骈.死于槽枥之间()2、解释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或:②且欲与
常马等.不可得等:③策之不以其道.道: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安:3、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家和家(人名),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4、“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5、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并列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C、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D执策而临.之临:靠近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外将兵。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既克,公问其故.。8、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一句话回答)9、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文。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①是.马也()②食.马者()③策.之
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B、其.真无马邪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环而攻之.而不胜虽有千里之.能13、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
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14、阅读《千金市骨》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
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释:涓人:近侍之臣。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期jī年:满一年。15、解释下列句中
带点的字。①千金市.骨()②反.以报君()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16、概括“千金市骨”这一成语的含义答:17、翻译下列句子。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译:18、简答:《千金市骨》中“君主”、“涓人”各有什么特点?答:参考答案:1、①材cái:
同“才”②石:dàn十斗为一石;③见:xiàn同“现”;④称:chēng著称⑤邪:yé同“耶”;⑥祗:zhǐ只是;⑦骈:pián两马并驾,2、①或:有时②等:等同,一样③道:方法④安:怎么3、《昌黎先生集》唐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4、记叙议论说明一
个道理5、其真不知马6、D7、B8、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9、日行千里的良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10、①此、这②同“饲”,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12、D13、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15、①买②通“返”③认为④丢弃,捐弃,扔掉。16、含义:比
喻对贤才的渴望。17、死了的千里马尚且花五百金去买它,何况活的千里马呢?18、君王:渴求贤才,不惜重金。涓人:求人有方,机智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