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习题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2.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3课《马说》习题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3课《马说》习题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3课《马说》习题4-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马说》练习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

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1.在文中给”食”注音:2.填空《马说》选自,作者,(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世称,有文之称,被列为之首。与共倡

古文运动,合称“韩柳”。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意思是才美不外见同,意思是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意思是5、翻译下列句子(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按原文填空。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3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本文的主旨是: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

”“食马者”的比喻义。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政治主张?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

慨。试举两例。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马说》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

水部张十八员外》。三、按原文填空。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8、诵读古文,与先贤对

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9、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

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六、找出文

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修辞:排比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九、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的感情。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

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