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习题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1)页,1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5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1诗歌练习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2、诗中的【窈窕淑女】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
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现已成为成语。3、本诗统领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
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5、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
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7、《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重章叠句的作用在于,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