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1.352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x,共(3)页,31.35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5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关雎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品味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背诵并默写诗歌。3、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全力以赴,积极参与,以极度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熟读课文,

做好批注。2、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课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3、在反复的阅读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主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知识链接】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手法的归纳。

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诗经》中这种直接叙写的例子多不胜举,如《国风卫风氓》开头一、二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具体叙述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

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

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比”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如《硕人》连用

了六个比喻来夸写女子的美貌。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

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如烂漫的桃花(《桃夭》)、猗猗的绿竹(《淇奥》)、皎洁的月亮(《月出》)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自主学习】一、读一读,写一写(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重要的字词,并积累下来;再通过组内交流补充)二、走进《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

部,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篇,也称。2、《诗经》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句式以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3、关于《诗经》《关雎》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内容吗?请写在下面。【合作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

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

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4、说说下列诗句的作用。(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5、从诗歌中任意选取两句或几句,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

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知识拓展】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之倾倒,用真挚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你知道的表现“爱情”的古典诗词还有那些呢?把它积累下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吧。【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

鸠()()窈窕()()好逑()()参差()()寤寐()()荇菜()琴瑟()芼之()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窈窕淑女(2)寤寐求之(3)左右芼之(4)钟鼓乐之3、填空题。(1)《诗经》“六艺”是指、、、、、。(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

成语是。4、背诵并试着默写《关雎》这首诗歌。【阅读在线】硕鼠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

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大意: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

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赏析:《硕鼠》是魏国的民

歌,是魏风中的其中一首。《毛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集传》也言:“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从这两个地方我们不难得出这首民歌其

中所唱出的百姓间所受的困苦与压迫。硕鼠即鼫鼠,又名田鼠,在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统治者剥削当时的奴隶们是那么的不堪忍受,也让他们做出了自己的积压已久的决定,将自己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恨一齐爆发。文章第一段的各句分别能通过人们对“田鼠”的控诉表现出奴隶们的种种

心里困苦。“硕鼠硕鼠”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形象生动。“无食我黍”的意思是“不要吃我种的黍”,表现出奴隶们对统治阶级的央求与无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意思是指奴隶们将统治阶级者养活而奴隶主们却将

他们于不顾,并且继续的剥削残害的残酷现实。“誓将去汝,适彼乐土”的意思是“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表现出奴隶们对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反抗,逃离自己的家园就是他们反抗奴隶主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反抗形式。最后一句“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的意思也就是说“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从这里可以看出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是他们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也正好印证了他们反抗的坚决,统治者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促使奴隶们反抗的因素,是造就奴隶们美好向往的因素,是奴隶们反抗的最好

理由。后面的几段继续写出对统治者的控诉,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对文章全篇而言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击统治者的贪得无厌。为什么这样开头呢?作者将哪些统治者比喻成田鼠,田鼠本来是不大的,但在这里作者却将他们说的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统治者的压迫与贪得

无厌。因为压迫,他们长的很大,因为贪得无厌,他们长的更大。作者通过对田鼠的描写来达到对统治者丑陋面目的描述,而且非常形象生动。它们贪的越多,它们的体积就越大,就越能激起人们的怨恨,这样也就越容易让人们爆发,最终就造就了奴隶们的“逝将去汝”,奴隶们发誓将离开

统治剥削他们这么久的统治者,并且去寻找自己的“乐土”、“乐国”、“乐郊”等等!他们不满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做出了自己最后的决定,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寻找自己的美好理想所在。我们一直认为家园是不可抛弃的,是永远也不能离开的,但奴隶们却做出了离开自己家园的决定,可见他们是多么的不满奴隶主的剥削和

残害。同时,全篇又采用了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从“无食我黍”到我“我麦”再到“我苗”可以看出统治阶级们贪得无厌的本性;从“莫我肯顾”到“肯德”再到“肯劳”,都揭露出统治阶级们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多年为他们做事,任劳任怨,结果的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剥削和压迫。同情与怜悯,好像

总是离他们很远,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逃避,以此来反抗统治者,来表达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从“乐土”到“乐国”再到“乐郊”,这是奴隶们的反抗情绪在无形之间的变化,也是奴隶们争取自由,反抗奴隶主的一种无形的反抗,理想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他们最好的反抗形式。从“爱得

我所”到“爱得我直”再到“谁之永号”反映出奴隶们对美好生活“《桃花源记》”般的向往。总之,全文运用借喻的表现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比一般单纯揭露性的作品具有更高的思想意义

和更大的鼓舞力量。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