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2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79.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7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柳宗元的语言特色。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心情的关系——触景生情,体会景中之情,与作者对话。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感知文章内容。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导语: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写课文的标题的(板书)小石潭__记小石潭记__师:第一句当中一定可以加一个字,加什么字呢?(游)第二句后面能不能加一个字呢?(事、景、趣、

游)还是加一个“游”字。原来呀“游记”也是可以说成“记游”的,就是把某次游览的经历记录下来,就叫做“记游”,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小石谭游记”,让我们一起体会作者是怎样记录这次游览小石潭的经历的……新授:一、小组交流学案师:同学们已经对照学案自学了这篇课文,现在以

小组为单位,提出你在学习本文的字、词、句过程中的疑惑,组内进行解答,组内不能解答的,请提出该问题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如果组内在字、词、句方面没有疑惑,或者已解决完毕,请在组长的安排下依次翻译课文,动笔书写生字,圈画出重点词语,及它的意义。二、读小石潭每组请一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其他同学听

、评;并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景。2、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有何变化,从哪些句子可以直接看出来?3、你觉得引起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要求):同学朗诵完毕后,其他同学要对他的朗诵进行点评,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学习所

得。明确:1、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同游人。这就叫做移步换景的手法。(屏显)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它一般以游踪为线索,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

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的整体美。例如:在发现小潭部分,那些词句可以体现移步换景的手法。西行→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3、引起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景物变化。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很好,情随景变,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赏析小石潭的景。三、赏小石潭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那

些句子写出小石潭的“小”,那些句子写出了小石潭的石,哪些句子写出了小石潭的水,那些句子写出了小石潭的竹树。要求:说明理由;并调动你的思维分析:作者抓住了小石潭景物的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小: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石: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潭(水):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翕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竹树:四面竹树环合、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请1、2、3、4组同学派同学把相关句子的板书到黑板上,并准备阐述理由,其他的同学板书到本上。其他组同学如果有补充可以用红笔补充。小结:作者抓住景物的“声、形、色、神、影”的特点,采用“静动结合,远近相衬,明暗相映,整散相粹”来描写景物,同时还运用多种的

修辞方法来表现,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四、体会景中之情,与作者心灵对话师:同学们,黑板上的这些句子都是写小石潭的景,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探讨过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请思考你通过哪些写景的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注意3要

和作者去对话),请同学们各自在本子上的划出,并想进一步思索:你觉得作者情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补充:柳宗元20岁中进士,同时中进士的还有好友刘禹锡,他俩成为参与王叔文的革新派的重要人物,想以此改变社

会的黑暗腐朽,想有一番大作为,革新失败后,两人都被贬。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柳宗元也是在三十三岁被下放到永州,一呆10年……师归纳:作者写景即写情,可谓景语皆情语,情与景在本文中

是交融在一起。引起作者情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内心痛苦”,他在大自然美好的风光前,也乐,但这是淡淡的,内心积郁的愁苦却是浓浓的,小石潭的静勾起了他内心的痛。《江雪》中“独钓寒江雪”正是作者孤独失意的写照。如果我们能穿越时光隧道与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对话,请问同学,你想说什么?请大家畅

所欲言。结束语:中国有句话,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柳宗元虽然内心充满苦痛,但在被贬的10多年中他依然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着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改革,使百姓受益。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