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8)页,3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4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2013-2014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导学案编号:审核人:日期:班级:小组:
姓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好()良()加油()课题:【学习内容】:《小石潭记》【学习目标】:⒈理解单项式乘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学
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难点:通过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从诵读悟义入手,抓住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
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中描写游鱼和潭水一段,就极为传神,且能融入内心的感受,传达孤凄悲凉的心境,达到“乐”与“忧”的统一,要注意学习这种技巧。自学案一.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1.解释下列
句中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⑴皆若空游无所依空:⑵斗折蛇行斗:蛇: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
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⑷凄神寒骨凄:寒: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应: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
:。写其动态的一句是: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5、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自主合作第1页交流展示探究案探究1
1.交流预习内容。质疑交流解决疑难。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交流回答。发现小石潭-----------------------3.精读文章,品味写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提示:(1)先声夺
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2)抓特点,
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
,“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4.品读课文,指导朗读。刚才同学们用非常精炼的语言
概括了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年,柳宗元满怀壮志地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不幸失败,被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
9贬到偏远荒凉的湖南永州,那种心境不言而喻。你能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吗?试着谈一谈。5.背诵全篇探究2【拓展训练】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甲文〕《小石潭记》〔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
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元结《右溪记》)〔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1、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⑵以其境过清清:⑶南流数十步南
:⑷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⑵佳木异竹,垂阴相荫。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检测案一.必做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然不动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3.文学常识填空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
客服QQ2944937479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
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5.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为坻为屿B之乃
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D尔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C不可久居(居住
)D影布石上(映)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新课标第一网(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5)明灭可见___________
_______(6)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
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
美,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二、选做题【当堂总结】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
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自主合作第2页交流展示部编版教师之家:www.
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自主合作第3页交流展示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
Q2944937479自主合作第4页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