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4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
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3.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课文展示,以背
诵时间的长短和正确率为标准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出第一、二三名。二.探究导航(1分钟)齐读学习目标。三.自主互动(30分钟)组织方式:各组组长课前抽签决定讲解题目,带领组员进行小展示,讨论交流确定讲解要点,然后指派1—3名组
员展示讲解,力求脱稿展示,其他组员准备补充或解决质疑问题。每组讲完,由下一组组长点评评价项目得分,老师板写分数。1.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
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2.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清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者3.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
译文回答。——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4.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5.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
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
9374796.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7.作者抒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4段描写
了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8.文章开头写“心乐之”,结尾又写“悄怆幽邃”,前乐后忧怎样理解?——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凄苦抑郁的
心情。小石潭景美却人迹罕至,与作者对政治改革满腔热情却遭贬很相似;暂时的欢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四.聚焦点拨(5分钟)1.根据讲解情况,在学生展示中间或完毕后,老师及时进行点拨。2.预设点拨问题:名胜古迹景点
介绍方法:欢迎词、地点、名称、特色等。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五.综合测评(4分钟)为了发展旅游事业,
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提示:可从小石潭的位置、特点、优势等方面来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背诵
课文组织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背诵课文展示,以背诵时间的长短和正确率为标准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出第一、二三名。二.探究导航(1分钟)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
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齐读学习目标。三.自主互动(30分钟)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在作者笔下如此之美。请同学们朗诵课文,用我们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地方
,并在旁边批上自己的理解。组织方式:各组组长课前抽签决定讲解题目,带领组员进行小展示,讨论交流确定讲解要点,然后指派1—3名组员展示讲解,力求脱稿展示,其他组员准备补充或解决质疑问题。每组讲完,由下一组组长点评评价项目得分,老师板写分数。1.作者
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潭水:清澄侧面描写4.作者是怎样
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游鱼:不动远逝动静结合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溪身:曲折婉蜒岸势:参差不齐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
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幽静孤凄悲凉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潭石奇——异石纷呈①“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水奇——声悦水澈①“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
声的悦耳动听。(声悦)②“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③“不可知其源”。(神秘)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
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潭境奇——清幽凄凉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四.聚焦点拨(5分钟)1.根据讲解情况,在学生展示中间或完毕后,老师及时进行点拨。2.预设点拨问题: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
致描写事物的?(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
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
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笔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五.综合测评(4分钟)1、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10分)句子:理由:2、本文通过写小石潭人迹
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的感情?(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