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习题1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 页
  • 大小 44.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9课《桃花源记》习题1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00 元
【这是免费文档,可以免费下载】
/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9课《桃花源记》习题13-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1)页,4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3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桃花源记》练习题【内容概述】本文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

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悉.如外人悉()(2)林尽.水源尽()(3)芳草鲜美..鲜美()(4)屋舍俨然..俨然()(5)便扶向.路向()

(6)寻.病终寻()(7)便要.还家要()(8)处处志.之志()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交通:古义,今义,(2)妻子:古义,今义,(3)绝境:古义,今义,(4)无论:古义,今义,(5)鲜美:古义,今义,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译文:(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四、阅读理解1、用原文语句作答:(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答:(2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答:(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答: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1)、(2)、(3)、(4)、(5)、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答:4、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

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答: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

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