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间的脚印》习题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66.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8课《时间的脚印》习题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时间的脚印》习题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时间的脚印》习题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8课《时间的脚印》习题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8)页,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3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时间的脚印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踪.迹()腐蚀.()沙砾.()山麓.()沟壑.()孔隙.()龟(乌龟)(龟兹)(龟裂)泊(湖泊)(停泊)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粗cāo()hún()浊fù()盖xiē()形

bào()刮chuāng()伤wéi()幕wéi()持沉diàn()zhàn()放qīn()入jìn()透3.【识记词义】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1)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山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直到海水枯干,石头

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易混辨析毁灭消灭词语辨析:,这两个词语都有“消失,灭亡”的意思。“毁灭”指毁坏消灭或摧毁消灭;“消灭”指消失,灭亡或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毁灭”比“消灭”程度更深,影响更大。活学巧用:(4)许多古生物,如恐龙

、猛犸早已经______了。(5)犯罪分子正在________证据的时候被警察抓个正着。4.本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及古代生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陶世龙是一位科普作家。B.本文是一

篇科学小品文。C.本文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D.本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6.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7.说说本文是一篇什么说明文,并梳理文章的结构。8.本文主要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9.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课时作业([8时间的脚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踪.迹()腐蚀.()山麓.()沟壑.()粗糙.()浑.浊()楔.形()刨.刮()龟.裂()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

越是轻小的沙粒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B.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C.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话,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D.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

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3.[2017·日照]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

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4.2017·日照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

一项是()①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

一次全情绽放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A.④①③⑥⑤②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②④①⑥③D.⑤②⑥④①③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

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B.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C.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

裂的形象等……6.[2016·广安]综合性学习。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

”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材料二“帮作业、火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

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针对众

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聊城]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座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

好的野果子。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何会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②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③食物的变质通常和

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变味。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具有吸湿性。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

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还有特殊的“炼金术”。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的花蜜,花蜜

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

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时,花蜜会不断蒸发水分,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还有一种叫作

葡萄糖氧化酶的酶,酿蜜过程中,它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种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中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

仍然是制药业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不朽,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的能做到千年不腐。(选自《大科技》2017年第4期,有删改)7.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4分)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9.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3分)10.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11.本文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行文,请你也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描写一处建筑物。

100字左右。详解1.zōnɡshílìlùhèxìɡuīQiūjūnpōbó2.糙浑覆楔刨创帷维淀绽侵浸3.(1)裂开许多缝子。(2)山脚。(3)海枯石烂(4)消灭(5)毁灭4.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繁衍灭绝5.[解析]

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D项,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没有运用夸张手法。6.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岩石。岩石最初形

成时,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状况。7.本

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4):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5~29):分层次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脚印,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8

.①举例子。如课文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新铁路时,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虽很简洁,但有力地说明了问题。②打比方。

如课文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③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

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9.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1)准确性、严密性。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运用“根据计算”“大约”等词,表明形成岩石的时

间只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生动有趣。①拟人手法的大量运用。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

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我们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②比喻形象贴切。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扫帚

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③个别语句引人兴致。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地想要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总结之前写道:“瞧!”让人感觉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

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作业】1.zōnɡshílùhècāohúnxiēbàojūn2.[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沙粒”应为“沙砾”。3.[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成

语的能力。解答此种题型,前提是对成语有正确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存在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等现象。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义词,用于形容诈骗,褒贬失当。B

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此处用来形容大雾,不合语境。C项,“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应用“不以为意”。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符合语境。4.[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种题型,要在整体感知句意的基础上,先确

定大致顺序,再关注关联词语、代词、虚词等,加以判断。可采用排除法答题。选段介绍了董卿主持《朗读者》这一电视节目的有关情况,仔细阅读六句话不难发现,④是总领句,借助①中的“不仅”和③中的“还”这对关联词语可确定顺序为①③,这两句解释“全情绽放”,故顺序为④①③,由此可排除C、D两项。分析

第⑥句“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以往她是主持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指的是她“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因而应承接③,由此可排除B项。5.[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省略号与“等”只能用一个,可删去“等”。6.(1)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备受学生青睐

(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2)(示例)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

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作者在文章的第②段提出了问题,然后在③~⑦段分四点进行了说明。归纳总结时,要特别

注意文中的“同时”“此外”“另一方面”这些暗示答案的提示语,最后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全面。[答案]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有吸湿性),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酸度高,能杀死细菌;水分非常少;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8.[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在第①段作者先讲了一个考古实例,一

罐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竟然还很新鲜,这自然引发读者的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接着作者就点明了这是蜂蜜的功劳,很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答案]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蜂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9.[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大都是传播

一定的科学知识的,语言必须严密、科学、准确。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大多数”“大约”“任何”分别在数量、估计、范围等方面表达了作者的看法。分析加点词的作用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来分析。[答案]示例一:“大多数”

指大部分,说明大部分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二:“大约”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蜂蜜的pH值介于3~4.5之间是估计范围,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三:“任何”表示所有(一切),说明所有细菌都将被杀死,没有例外,语言准确严密。10.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第⑧段中的画线句,举了古今中外四个例子来说明“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这一特点,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明效果。[答案]运用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1.示例: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

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