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共(46)页,1.99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1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能告诉我们人类什么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次第开放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次第开放布谷鸟也来了果实成熟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燕子归来布谷鸟来孕育果实冬
春夏秋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及影响物候的因素。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3、理清说明的顺序。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
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词语解释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销:消失。匿:隐藏。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zài)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遍
地是衰草。风雪满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绕一圈。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次第:一个挨一个地。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听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说明的对象2、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分
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用了拟人手法。使
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夏秋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物候。摹状貌冬春第2段举了几个
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传语—耕地桃花—暗示—种谷子布谷鸟—唱歌举例子、引用三个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第3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作诠释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第4、5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北京1962年1961年1960年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
、苹果、榆叶梅、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它,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第6—10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
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夏热南北温度差别不大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
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现代三月的长城古代三月的长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第11-12
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由主到次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技巧。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远到
近,由外到内等;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描述物候现象阐
述研究意义作出科学解释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归纳小结——说明文优美典雅大自阿然的语言语言:内容:介绍知识物候学结构: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物候学物候重要性纬度经度高下古今意义主次具体抽象逻辑顺序方法:举例子生动形象决定因素准确严谨《大自然
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说明了这一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并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主旨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古代农谚选粹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古代农谚选粹古代农谚选粹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
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睛。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
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露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作业:请大家课后收集几则有关物候的诗文,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