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10-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1.62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0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安塞腰鼓导学提纲课型:新授编者:执笔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2.理解文中短剧的运用及排比、反复的作用。3.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重点】: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
特有的文内涵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旋()风瞳()仁恬()静亢奋晦()暗羁()绊烧灼()冗()杂蓦()然戛()然而止磅礴()()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1)忘情:(2)闪射:(3)亢奋:(4)晦暗:(5)烧灼:(6)淋漓:4.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情感、语调;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游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二、自主合作学习1、出示学习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重点句子赏析。(2)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的作用。(3)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1)小组交流订正字词。(2)
请同学朗读课文,或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大家分享。(3)请同学交流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资源共享。3、再朗读课文,自主完成。(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安塞腰鼓游什么特点?用一个词写出你的感受。(3)画出文中高度概况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4、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
考。(1)安塞腰鼓表演的是那样的有“劲”,作家描绘它的语言带“劲”吗?这“劲”是大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带来的?请从文中找出品味。(2)课文中大量排比的运用,对描写场面、表达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这是一篇大气磅礴的好文章,赏析句子,理解括号内问题。先小组合作,然后班内交流。a、“容不得束缚、容
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