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8.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10-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1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5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使至塞上》教案冯济聪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流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诗歌。2、体会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景交融

的艺术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见闻写成了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成了盛

唐诗人的新题材。这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学生自读这首诗注意字的读音:单.车(dān)候骑.(jì)三、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王维,字摩法,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人称“诗佛”。

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元25年(737年)春,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是被排挤出朝庭)。《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四、学生再读这首诗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

情况下出使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五、研读赏析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的含义,

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明确:诗人经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过居延”,山高路远,像“征蓬”,又像“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着难言的

情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萧关,见到了侦察兵,可将官还在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而诗歌却戛然而止。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诗人传神刻画了奇特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

观”的名句。试想,无边无垠的大漠,只有一个“大”子才能状其景观:在这天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上,那远处燃起的一股浓烟,既孤单又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子能状其神韵。“直”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有力。而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数,只

有黄河横贯期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黄河杳无尽头,“长”子便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一轮浑圆的落日,“圆”、“直”都用得传神逼真,难以言出其妙处,还能找出其它替换的词吗?不能。六、学生读背课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