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孙权劝学》PPT课件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共(15)页,3.03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8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创作背景: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原文:初,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划分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文言翻译五字法: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能不学习!”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说:“我
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教授的学官吗?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一些以往的经验教训罢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蒙乃始就学。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吕蒙说:“志士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了。1.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
词,更加。)见往事耳(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2.一词多义:当:但当涉猎(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就:蒙乃是就学(动词,从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大:与蒙论议,大惊(副词,表程
度,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教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一些以往的经验教训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了。问题探究: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
“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