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4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导学案2-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1)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5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蚊子与狮子》学习案一导入新课1、绘声绘色地讲《乌龟和兔子》的故事。2、说说《乌龟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了解寓言1、寓言——是用假托的精短故事来表现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警示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
长的道理。3、寓意——寓言故事里寄托或蕴含的道理、思想。4、《伊索寓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5、《伊索寓言》的特点:a、文中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b、内容大
部分与做人处事有关c、常用最后一句话点示故事的寓意。三、初读寓言自由朗读寓言1、解决生字词2、复述寓言故事三、再读寓言进入角色,读出感情(可以读一句,可以读几句,也可以读全文。)四、品读寓言(一)、品读目标——掌握品读寓言的方法与技巧(二)、品读思路——情节分析语言赏析寓意解
析(三)、品读活动1、情节分析情节分析的目的——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情节发展、明确思路层次。情节分析的方法:概括法。用简介而又有表现力多的语言概括寓言故事的情节。2、语言赏析语言赏析的目的——欣赏字、词、句的表现力或表达作用。语言赏析的方法——
阐释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阐释某处语言是怎样表现了人物或情景的。如何表达赏析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只„„个字,就把„„表现了出来„„不仅写出了„„也点明了„„„„是传神之笔,活画出„„请写出你对几处语言的赏析:3、寓意解析寓意解析的目的——是为
了感受、品悟寓言中所蕴含的让人们身心受益的道理。寓意解析的方法——阐释法根据自己对故事的揣摩,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所感悟到的道理。活动建议a、自由地说一段话,阐释你所认为《蚊子和狮子》的寓意。b、有条件地写一段话,阐释《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写话时要求用上“长处”与“短处”两
个词。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知识点,可以是学习方法技巧,还可以是做人的道理等)六、质疑探讨你对本文或本节课还存在哪些疑惑?七、学以致用运用本节课学习分析寓言的方法技巧,分析下面一则寓
言。行人与梧桐树夏季中午时候,十分炎热,头顶烈日的几个行人疲倦极了,看见一棵梧桐树,便走到树底下,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们仰望着阔大的树叶,彼此大发议论:"这树不能结果,对人没有什么好处。"树回答说:"不知好歹的人们!你们现在正享受着我的
恩惠,还说我是不结果的无用之树。"这是说,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别人的帮助,还要贬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