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9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6.0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0课《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0课《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0课《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0课《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6)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2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狼》教学设计鹏有所持2016【教学目标】1.流畅朗诵文言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掌握三个虚词(之,其,以)。3.理解句意、文意,阐释屠夫和狼的形象及文章写作目的。4.简单思考狼背后的文化意义。【教学

重点:】积累文言实虚词,理解句意、文意,【教学难点:】阐释屠夫和狼的形象及文章写作目的。【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2.结合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蒲松龄的《狼》,蒲松龄,字留仙,一字

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看到“狼”这个字眼,你能想到那些关于它的成语,请试着举几个?狼烟四起、狼心狗肺、鬼哭狼嗥、狼子野心、虎狼之师、狼狈为奸,引狼入室,如狼似虎,狼吞虎咽、声

名狼藉„„这些成语都是贬义词,从这些成语、谚语中我们知道狼的形象是狡猾的、凶残的,那么在蒲松龄笔下的狼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7-10’让我们打开书课文,齐读一遍课文,看看大家预习的效果(学生齐读)刚才听大家朗读时,这些词和句子的停顿不够准

确缀(zhuì)窘(jiǒng)眈(dān)瞑(míng)薪(xīn)隧(suì)苫(shàn)蔽(bì)弛(chí)寐(mâi)尻(kāo)黠(xiá)诈(zhà)①中(zhōng)②少(shǎo)时年少(shào)③露(lù)水止露(l

ōu)尻尾④几(jǐ)何几(jī)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大家自由读,抽学生展示读

,老师点拨)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自由大声练习朗读)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5’朗读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本文是一篇文言小说,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故事情节的波澜。请快速跳读课文,在上表的横线处填上动词,并尝试划分出文章段落屠夫狼(开端

)→屠夫狼(发展)→屠夫狼(高潮)→屠夫狼(结局)。四、研读课文,把握形象14-20’默读课文,参考范例,做好批注,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从文中读到了狼的形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范例:我从文中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读到狼贪婪的形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路上遇到了两只狼,它们紧跟着他走

了很远。提问后归纳:(1)贪婪凶恶: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追问:面对这样凶险狡诈的两只狼,屠夫是怎

么做的呢?讨论(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交流后归纳:(l)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

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

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

”“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五、背读课文,研习主题5-7’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

作用?可不可删去?讨论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追问:“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

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插入作品简介:《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

人、恶势力。启示:学生可能答:△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

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六、教师小结:这篇故事语言简洁生动,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主要通过

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七、知识卡片积累虚词的用法:(1)之代词

,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以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3)“其”的含义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③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④一

狼洞其中。(拾柴草堆)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文言实词: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股:大腿。寐:睡觉。

黠:狡猾。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一词多义: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词类活用: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重要语

句翻译: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

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作业:课外阅读《聊斋志异》中《梦狼》和其他两篇写狼的文字。写作(二选一):1、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2、小论文:结合文章试着解释汉文化

中狼的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备注:《狼》外两篇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通“早”,早上)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通“值”,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

)之,是可笑也。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

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聊斋志异.梦狼》原文及翻译原文:异史氏(注)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

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鞠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

:“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注),且索谢金。呜呼!官

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注]异史氏: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自称。苞苴:蒲包,此指馈赠的礼物。翻译:异使氏说:“我私下哀叹,天下当官的凶如老虎\\为吏的恶似狼,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即使当官的不是虎,为吏的也常常是狼,何况还有比老虎更凶

猛的呢!人们的祸患往往在于不能自顾其后;而复活以后却让他能够自顾,鬼神的劝戒是多么的精深奥妙啊!”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颇廉洁贤明.曾经有一个富人,被人罗织一些罪名而送官究治.开堂之前,门役吓唬他说:“当官的想你索取两百两银子,你要赶快回去措办;不然的话,官司就要打输了!”富人

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哭哭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当官的不允许罢了.等到听审时,你可以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当官是不是允许,也可以让你明白我没有别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李匡九升堂审理这个案子.门役知道李匡九早已戒烟,却走到他跟前低声问:“你要吸

烟吗?”李匡九摇摇头.门役马上跑下去对富人说:“我刚才把你的数目告诉他,他摇头不答应,你看见了吧?”富人相信了,心里很害怕,答应如数送两百两.门役知道李匡九喜欢喝茶,有走到他跟前小声的问:“你要喝茶吗?”李匡九点点头.门役假托去泡茶,快步走下来对富

人说:“给你说妥了!刚才他点头,你看见了吧?”接着就审理结案,富人获得了无罪释放,门役就收下了用作贿赂的钱,还向他索取谢金.唉!当官的自以为廉洁,但是骂他贪赃的人却很多,这是众狼行凶而自己却不知道了.世上这类事情更多,可以为当官的人备下一面镜子

.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