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狼》教学设计5-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6.0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0课《狼》教学设计5-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0课《狼》教学设计5-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0课《狼》教学设计5-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4)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2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狼》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诵读,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狼》是《聊斋志异》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文言小说,篇幅短小,文笔简练,意味深长,很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本文字词、句式重难点较多,语言理

解存在一定障碍,教学时对此也应适当重视。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便于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对生动的情节、蕴含的道理产生较深切的感受。其中文章第三、四段描写,精彩生动,值得细细品味。教学目标:1

.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把握故事情节,通过揣摩语言,认识狼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主旨。3.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少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

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作者及作品的介绍: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

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三、自读指导1.一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轻声朗读,圈点注音生字,读准课文。学生大概圈点注音以下生字:缀行zhuì屠大窘jiǒng苫蔽成丘shàn耽耽相向dāndān目似瞑mín

g只露尻尾kāo假寐mèi狼亦黠xiá2.二读课文,小声朗读,自读自译,用方框框出常用的、难理解的词语。学生可能框出以下词语:缀行从并驱如故大窘顾耽耽相向弛担持刀少时径去目似瞑意暇甚方假寐黠顷刻诈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用法:犬、洞、意、遂、故、前、敌3.三读课文,放声朗读,直至读顺:不漏字

、不添字、不倒字、不磕绊、不读破句。4.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5.译文指导文言文翻译有“信、达、雅”三个原则。“信”就是翻译准确,合乎原文,“达”就是翻译通畅,“雅”就是翻译得美,要

有文采。翻译方法不外乎:“对”、“换”、“留”、“删”、“补”、“调”、“变”七个字。学生小组翻译,互相质疑。6.四读情景。《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情景。①读

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四、复述故事1.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学生创造性复述。提示:①注意小说的情节结构:屠户遇狼(开端)、屠户惧狼(发展)、屠户御狼(发展)、屠户杀狼(高潮、结局)。②学生可展开想象,可用如下方法对课

文“添枝加叶”。A设置环境。B添加动静。C加上声色。D安排远近。E配上衬景。F表现心理。如对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以加风声的描写。学生小组合作,互为补充。3教师点评。五、欣赏体味本文精彩描写每位同学认真地选一个地方,可以是一个词

、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欣赏其妙。老师先举个例子,如“一屠晚归”中“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晚”渲染出当时的时间及恐怖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一个小小的“晚”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

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体现你的理解和点评。学生独立进行语言赏析,全班交流。重点落实文章第3、4段内容,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运用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狼的狡诈。“惧”“

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

六、主旨探究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地思考,多方面谈感受。师提示:狼代表了坏人,代表了恶势力,代表了困难。明确: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特别是在现实

社会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文章中的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七、拓展阅读《狼》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

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

之残,杀狼亦可用也。把这则小故事和课文作比较,写得如何?又能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的想法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